acopyofacopy

「台灣當代一年展 Taiwan Annual」(以下簡稱一年展)多年來聚焦於藝術平權、多元開放及國際交流,有別於一般以畫廊為單位的藝術博覽會機制之外,致力於提供另一種開放的當代藝術展覽平台,展現台灣當代藝術界的多元可能性。邁入第四屆的一年展共有19場藝術活動,18組亞洲藝術空間、機構與團體,匯集超過300位國內外創作者,於今年8月31日至9月8日在台北花博爭艷館隆重開展。

一年展重點徵件區秉持著「藝術平權」之初衷,匯集了逾150位不同背景和職業的藝術家投件參與;在「主題策展區」特別邀請到兩位台灣策展人張君懿與陳念庭策劃《這很簡單誰不會》及《「褲褲騷」怎麼辦?》兩檔主題展,集結了多位國內外傑出藝術家,以及極具實驗性質的新銳創作者、導演與表演者。

此外,本次更結合了視盟的國際交流計畫,邀請來自喬治亞、烏克蘭、俄羅斯、印度及土耳其共6個藝術空間和組織,與11組「台灣藝術機構/團體」包含「众藝術」、「非常廟藝文空間」、「海桐藝術中心」、「社團法人新北市愛鄉協會」、「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新浜碼頭藝術空間」、「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數位藝術節」、「Instant 42」、「森嵐工作方圖」和「魚刺客」一同參展,帶來多個國家和不同城市的藝術能量,提供一個多元、跨國際的藝術交流空間。

在上述展區規劃以外,還有一群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的首次參展,展覽收集了過去這七十多天反送中運動的一些文宣設計,藉此思考視覺文化如何締造集體身分,把短暫、偶發的創意轉化爲具延續性的抗爭動能;並有「創藝文化基金會」的加入,匯集6組台灣知名藝術家姚瑞中、蘇孟鴻、許維穎、王亮尹、黃椿元與席時斌多件原創版畫,於展期間進行「原創版畫義賣展」展示及公益義賣,義賣所得將全數捐給「台灣破冰專業服務協會」,邀請大眾在收藏名家作品時也幫助身障者。

展覽亦延續視盟一直以來對藝術教育推廣的熱忱,於展期間安排多樣的教育推廣活動,包含「專家導覽」、「展覽座談」、「藝術資料庫講座」、「藝術勞動及法律講座」,還有多場藝術活動及工作坊:張藝《藝術相談室》透過一對一私密對談進行探索、林慧姮《交換信仰》轉化你的信念成為作品;蔡宛潔《夢中帶回一個故事》藉由探索內在意識釋放你的身心靈、趙克涵《自然乾燥花圈工作坊》啟發平易近人的美感體驗、黃千倫《寶島幸運符 絹印撞色手提袋》以絹印與車縫技巧並進,邀請大家一起動手做。一次集結眾多形形色色的內容,希望呈現藝術的多元與不規則,並加碼規劃以藝術閱讀為主題的空間,與「亞典藝術書店」、「典藏藝術家庭」、「Yogibo Taiwan 懶骨頭」、「Turbo Tent」及「boven 雜誌圖書館」共同合作,打造一個藝術融於生活的靈感場所,體現「Art is life, Life is art.」的精神,帶來期間限定的藝術體驗。

國際交流活動則安排了3場在帳篷內進行的全英文「藝術沙龍」交流活動,邀請觀眾近距離聆聽藝術工作者的甘苦談,此外,「國際藝術論壇」更特別邀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兼任教授黃海鳴及海馬迴光畫館負責人李旭彬,與土耳其、喬治亞、烏克蘭、俄羅斯、印度等6個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空間及組織,以探討西亞南亞地區之藝文環境的現況與發展為核心,深掘文化政策、教育、藝術推廣、社區實踐等不同面向之議題,期盼以一年展為契機為彼此搭建橋樑,積極探索台灣在國際上相對不熟悉的文化疆域。

展名:2019台灣當代一年展
開幕:8月31日 15:00
展期:8月31日–9月8日 11:00-19:30(9/8開放至16:00)
地點:台北花博爭艷館(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粉專:www.facebook.com/tw.annual

相關資訊及周邊活動訊息請上台灣當代一年展粉絲專頁查詢。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財團法人臺北市會展產業發展基金會

想知道如何成就一檔藝術展覽?
對藝術行政有興趣卻不得其門而入?
現在,機會來了!
只要年滿18歲,不限科系,不須具備相關經驗,視盟歡迎所有對視覺藝術和展覽工作有興趣的夥伴加入「2019台灣當代一年展」的志工行列!

|台灣當代一年展TAIWAN ANNUAL介紹|

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以下簡稱「視盟」)」主辦的「台灣藝術家博覽會」,自2002年開辦以來,一直堅持著「藝術平權」的理念,希望在一般以畫廊為單位的藝術博覽會機制之外,提供另一種開放的展覽平台。為了更貼近籌辦的初衷,也希冀與一般的藝術博覽會作出區隔,「台灣藝術家博覽會」自2016年起更名為「台灣當代一年展」,持續以此為台灣藝術界培養新興人才。

「台灣當代一年展」如同展名所示,為一年一度的藝術展覽,展區多元,以「聚焦當代藝術家」、「強調藝術平權」的概念為最大特點,與一般商業型藝術博覽會做出區隔。徵件區作品「不限創作媒材」、「沒有職業限制」、「形式多元」,開放所有藝術家共襄盛舉。同時也邀請國內外藝術空間、團體共同參展,提供一個多元、跨國際的藝術交流空間。

|2019台灣當代一年展 展覽資訊|

  • 展覽時間:2019年08月31日至09月08日,共9天
  • 展覽地點:台北花博爭艷館,共1824坪
  • 展區規劃:主題策劃區、主題影展區、藝術平權徵件區、創作計畫徵件區、台灣藝術機構/團體、西亞南亞當代藝術空間、藝術閱讀生活區
  • 參展作品:近200件作品
  • 2018參觀人次:5萬人次以上

台灣當代一年展如此豐富有趣,你,只想當個觀眾嗎?

|招募資訊|

視盟長期以來重視人才培養,也希望呈現良好的展覽品質,每年藉「台灣當代一年展」招募對相關工作有興趣的有志之士,期許志工可以透過藝術品收件、佈卸展協助、大會活動支援、教育活動體驗、展場維護與展覽活動攝影記錄等實務工作,親身體驗藝術展覽從無到有的過程。

  1. 報名資格:年滿18歲,無相關經驗可,對相關工作有熱忱和負責任的態度,皆可報名!
  2.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7月31日止。
  3. 面談:8月2日至8月3日擇一時段參加,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4. 培訓:8月15日至8月16日擇一時段參加,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 面談與培訓地點: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 請務必參加志工面談與培訓,否則不具志工資格。

→→立刻點擊填寫志工報名表!←←

|志工福利與制度|

  • 工作期間的保險:安全最重要!
  • 上工前完整培訓:來學點技能,再賺點經驗吧!
  • 志工服務感謝狀:準時到班、認真完成任務的大感謝!
  • 供餐:吃飽了再上工!

|工作內容|

一年展各項工作將由大會統籌規劃及執行,志工為協助性質,將依工作內容分為收件組、佈卸展組、展場組,詳見「各組值勤時間」,報名者可自由選擇排班日期,最後由大會統一公布媒合的班表。

收件組

  • 匯集作品、點交、拍照分類。
  • 協助作品包裝搬運。
  • 其它交辦事項。

佈卸展組

  • 佈卸展現場協力。
  • 文宣品、現場輸出說明物上架。
  • 補牆、粉刷牆面。
  • 展場環境清潔。
  • 其它交辦事項。

展場組

  • 展場與活動服務指引。
  • 展品、展場維護。
  • 大會活動支援。
  • 教育活動協助。
  • 展覽、活動攝影紀錄。
  • 其它交辦事項。

工作地點

  • 收件組: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 佈卸展組、展場組:花博公園爭艷館(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各組值勤時間|

  1. 收件組:

■ 8月24日(六)(11:00-19:00全天班)

2. 佈卸展組:

■ 佈展-8月27日(二)至8月30日(五)
兩班制:早班11:00-15:30,晚班15:00-19:30,一班4.5小時。
8月28日情況特殊,早班09:00-14:00,晚班14:00-19:00,一班5小時。

■ 卸展-9月8日(日)16:00-19:30

3. 展場組:

■ 8月31日(六)至9月8日(六)
兩班制:早班11:00-15:30,晚班15:00-19:30,一班4.5小時

★ 以全天班為主,至少須排30小時。歡迎踴躍排班! ★

 

志工在現場除了可以學習展品進場流程木工配電施作藝術品展示現場人員調度活動場控與細流等工作項目外,更難得的是可以見到許多知名的藝術家、策展人、資深藝術從業者與來自不同專業的志工,這份經驗可以成為進入視覺藝術、展覽策展的敲門磚,同時也是拓展人脈與認識更多元領域能人的大好機會。歡迎大家一起參與這場盛會!

→→立刻點擊填寫志工報名表!←←

|聯絡方式|

如有任何疑問,請於上班時間電洽負責人柯雅昕:02-2585-7600,或來信 avat.volunteer@gmail.com

視盟的上班時間:周二至周六10:30-19:00。

「假如在那艘船上」湯雅雯個展

關於展覽|

我總是想著,如果我也在那艘船上該有多好啊,跟著年輕時的那個男人一起踏遍世界,參與那段我未出生的經歷,而那個男人後來成為了我的父親。這是一個對於欲望追尋的起手式,想像我就與他並肩地站在甲板上,望著同一片海洋。在這個展覽裡,我將物件與影像皆視為物質性的存在,它們各自獨立、卻又如小說篇章般的互文、娓娓道來。

「船是延伸的陸地,移動的世界。」那艘船沿著地圖上的筆跡駛向各地,在時間序中往返穿梭著,而虛實參半的事件就在此時此刻被紮實的就地建立,在這一連串的敘事之中,主體也慢慢地被顯影出來。他如實地、真實地出現在這裡,看得更清楚了。

《假如在那艘船上》湯雅雯 個展
2019.07.13​ – 08.17

開幕|2019.07.13 (六) 15:00
座談會|2019.08.17 (六) 16:00
與談人 |王雅慧、王品驊

關於藝術家|

湯雅雯

出生桃園,目前創作於臺灣臺北。作品以複合媒材裝置為主,結合了機器、機械零件、現成物等,揉合成一感性物件的載體。通過機械的抽象運動方式去傳達一種超越視覺與現實所見的細微感受。透過作品中的抽象時間軸,試圖創造出一處無座標位置,進而重塑出一個自身血緣認同的微歷史,以及一種傳統雄性文化的陰性書寫與詮釋。

If on that ship
Tang, Ya-Wen Solo Exhibition

About Exhibition|

I always wonder how wonderful it would be if I were on that ship, if I could go everywhere over the world with that young man who later become my father, if I could take part in all his journeys before I was even born. This is the first action taken to pursue and satisfy those desires, by imagining standing next to him on the deck and staring at the sea with him. Both the objects and video clips in this exhibition are deemed as materialized existences. They exist independently while being complimentary like every chapter in a novel. They are to complete one another.

“The ship is an extension of the land and a moving universe.” The ship follows the pencil trace on the map, sails around the world and goes back and forth through the sequence of time. That is exactly where all the half-fictional events happen and establish the truth. As the narrative goes further, the subject appears bit by bit and becomes clearer and truer.

Dates|2019.07.13 (Sat) – 08.17 (Sat)
Opening|2019.07.13(Sat) 15:00
Discussion |2019.08.17 (Sat) 16:00
Talking With|WANG Ya-Hui, WANG Pin-Hua

About Artist|

Tang, Ya-Wen

1993
Born in Taoyuan. Work in Taipei, Taiwan.

The work is a mixed media installation combining machines, mechanic components and ready-made objects that made in to carrier of sentimental objects. Through the abstract movements of machines, the subtle feelings that are beyond the aspect of both abstract and reality are delivered. Within the abstract timeline in the work, the artist strives to create a place with no specific coordinate position, to further rebuild a micro history with an aspect of feminine writ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at gives the sense of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e culture.

從 80 年代至今,台灣整體的藝文環境已經有了不小的改變,在這個畫廊與美術館林立、各式官方補助仍雨露均霑、新空間也持續冒出,而畫廊系統與替代空間之界線逐漸模糊的當下,當年標榜獨立與實驗性的替代空間也歷經了潮起潮落的興衰過程——我們好奇的是,這麼多年來,這些藝術空間因應時局所發展出的策略,與其所積累了的珍貴經驗與網絡連結,是否能透過若干關鍵字的爬梳,以成為我們下一個階段的工作重點。

本次由「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藝術關鍵字撰寫計畫所發起的工作坊,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伊通公園的劉慶堂先生,一方面,他將為我們從伊通公園的歷史性定位談起,進而觸及這個幾乎是台灣最老字號的當代藝術空間與時代變化的關聯,並展望著未來的方向,而本次工作坊的對談內容,也將成為本資料庫藝術關鍵字撰寫計畫的前期研究索引,歡迎有興趣者報名參加。

時間|2019.07.04(四)14:00
地點|伊通公園(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41號3樓)
出席者|劉慶堂、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團隊(簡子傑、蔡明君、劉文琪、楊傑懷、蔡秉儒)

主辦: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共同主辦:伊通公園 Art House

台灣知名聽障雕塑藝術家林良材,於兩年前舉辦「林良材70週年回顧展」,不料作品卻遭經紀人楊博文不告而取。林良材的47件市價超過5000萬作品,在展出期間被經紀人無預警全部運走,引起藝文界譁然。
2017年雕塑藝術家林良材作品失蹤案,於2019年6月26日獲最新判決出爐,判決全文請見連結內文:臺北簡易庭107年北簡字第15570號民事判決
「宮城藝術的奇異點」2019 國際交流展

關於展覽|

在「宮城藝術的奇異點」展覽中,TURNAROUND 畫廊帶來的作品是與東北宮城縣相關的特色藝術家作品。這次很開心有機會在台灣舉辦交流展,希望能與台灣民眾分享日本藝文現況。曾經在東日本 311 大地震目賭了社會的混亂,在如此脆弱的系統中生存,隨時可能會在類似的事件再崩塌,所以絕不能失去對自己身份的認知。我們相信自己可以藉由探索且證明自己的奇異性所在,繼續在這個未來的時代生存下去。

交流單位|TURNAROUND 畫廊

TURNAROUND 畫廊,2010年10月創立,是一間位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的當代藝術畫廊。TURNAROUND 積極展出各種社會參與藝術作品,其中包括以宮城為創作背景的藝術家,以及來自日本各地和外國藝術家等。TURNAROUND 畫廊同時也經營「仙台藝術舍/creek」(Sendai Geijutsu-Gakusha)及「開墾工作室」(Studio Kaikon [KASS])。

總監 關本欣哉|

關本欣哉,1975 年出生於宮城縣仙台市,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目前為當代藝術空間「TURNAROUND 畫廊」、「仙台藝術舍/creek」(Sendai Geijutsu-Gakusha)及「開墾工作室」(Studio Kaikon [KASS])的總監,同時也是一名藝術家及噪音音樂DJ團體APE TOPE的一員。

協力單位:Kotoba 事務所 海莉葛文

宮城藝術的奇異點
2019 國際交流展| Gallery TURNAROUND
​2019.06.14 – 07.06

開幕|06.14 (五) 17:00-19:00
開幕表演|06.14 (五) 18:00
表演團體|APE TOPE
參展藝術家|APE TOPE(DJ:中里廣太/ 關本欣哉)、大槻英世、門馬美喜、青野文昭、瀨尾夏美、尾崎森平、佐々瞬、TANOTAIGA

關於藝術家|

▪ APE TOPE(DJ:中里廣太 / 關本欣哉)

APE TOPE,2014年組成,以噪音音樂及現場錄音進行即興演出。他們由獨立音樂廠牌Neo Noisism Organizers 所代理。

▪ 大槻英世(Hideyo Ohtsuki)

1975 出生於宮城縣
1988 畢業於東京造型美術系

▪ 門馬美喜(Miki Momma)

1981 出生於日本福島縣相馬市
2005 東京造型大學畢業
2006 留學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 / 中國杭州
2006 留學於中央美術學院山水系 / 中國北京
2007 於中國旅遊期間創作
2011 東日本大地震後,每月往返東京、相馬,並隨著四季的變化,觀察地震災後的重建,並將此轉換成繪畫。

▪ 青野文昭(Fumiaki Aono)

1968 出生於日本宮城縣

▪ 瀬尾夏美(Natsumi Seo)

1988 年出生於東京,現居於宮城縣,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美術研究科畢業。她以訪問當地人及地景錄音進行繪畫與文字的創作。自 2012 年起,她與影像藝術家小森はるか(Haruka Komori)一起搬到岩手縣的陸前高田市,在那完成許多富含創意及具互動性的作品。同時,也是一家社團法人協會NOOK的創辦人,自2015年起與當地建立合作關係。

▪ 尾崎森平(Shinpey Ozaki)

1987 出生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
2010 畢業於岩手大学

▪ 佐々瞬(Shun Sasa)

1986 出生於日本宮城縣
2009 東京造型大學 美術系繪畫組畢業

▪ TANOTAIGA

Tanotaiga 出生於東京,在仙台長大,東京造型大學雕塑系學士畢業,擁有東北藝術工科大學雕塑系碩士學位。他的雕塑作品、影像、表演等作品藉由誇大符號及媒介特性去諷刺社會制度與規則,曾舉辦及參與過多次個展及聯展。

About Exhibition|

In Miyagi Art Singularity, Gallery TURNAROUND showcases the singular quality of artists connected to Miyagi Prefecture in Tohoku. We witnessed confusion in society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When we live under a fragile system which may collapse during such events, we must not lose touch with our identities. We believe that we can survive in this era by discovering and demonstrating our own singularity.We are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have this Exchange Exhibition and hope to share an expression of our situation with the people of Taiwan.

Gallery TURNAROUND|

Gallery TURNAROUND, established in October 2010, is a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located in Sendai City in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Gallery TURNAROUND actively exhibits various kinds of socially-engaged art from talented artists connected to the Miyagi scene, from artists around Japan, and from artists overseas. Gallery TURNAROUND also manages the art school Sendai Geijutsu-sha / creek and the creative studio Studio Kaikon [KASS].

Director: Kinya Sekimoto|

Kinya Sekimoto was born in 1975 in Sendai, Miyagi Prefecture. He graduated from the Tokyo School of Arts (TSA). He is the director of the contemporary art space Gallery TURNAROUND, the art school Sendai Geijutsu-sha / creek and the creative studio Studio Kaikon [KASS]. He is also an artist and performer in the noise DJ unit, APE TOPE.

Cooperation: Kotoba Office / Hayley Gauvin

Miyagi Art Singularity
Exchange Exhibition 2019|Gallery TURNAROUND
​2019.06.14 – 07.06

Dates|2019.06.14 (Fri.) – 07.06 (Sat.)
Opening|2019.06.14 (Fri.) 17:00-19:00
Opening live show|2019.06.14 (Fri.) 18:00
Performing Artists|APE TOPE
Artists|APE TOPE(DJ:Kota Nakasato/ Kinya Sekimoto、Hideyo Ohtsuki、Miki Momma、Fumiaki Aono、Natsumi Seo、Shinpey Ozaki、Shun Sasa、TANOTAIGA

About Artists|

▪ APE TOPE (DJ: Kota Nakasato and Kinya Sekimoto)

APE TOPE, formed in 2014, perform improvised set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noise and field recordings. They are represented by the label Neo Noisism Organizers.

▪ Hideyo Ohtsuki

1975 Born in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1998 B.F.A., Painting, Tokyo Zokei University, Japan

▪ Miki Momma

1981 Born in Soma City,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2005 BFA, Painting Tokyo Zokei University, Japan
2006 Studied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Hangzhou, China
2006 Studied at The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Beijing, China
2007 Made works of art while traveling around mainland China. Returned to Japan.
2011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the artist went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okyo and Soma every month. She observed how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the four seasons changed the landscape and converted the changes to paintings.

▪ Fumiaki Aono

1968 Born in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 Natsumi Seo

1988 born in Tokyo, Lives and works in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She graduated from Tokyo University of Arts [Graduate School of Fine Arts].

She creates paintings and writing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local people and field recordings of landscapes.

▪ Shinpey​ Ozaki

1987 Born in Sendai,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2010 Graduated from Iwate University, Japan

▪ Shun Sasa

1986 Born in Sendai,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2009 Graduated from Tokyo Zokei University, Japan

▪ TANOTAIGA

Tanotaiga was Born in Tokyo and raised in Sendai. He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Sculpture at Tokyo Zokei University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Sculpture from Tohoku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His works of sculpture, video, performance and so on satirize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rules though exaggeration of symbols and the mediums’ characteristics.Holds numerous solo exhibitions and group exhibitions.

視盟響應 524 全球氣候行動 台北場氣候緊急遊行

台灣名列第一批氣候難民,卻是碳排放牛班,更不能在Global Climate Strike For Future這場氣候戰役中缺席。現在環境已響起氣候危機的警鐘,全球溫度持續上升,最快2030年全球升溫將達到1.5℃,我們只剩十一年,可以將逆轉氣候變遷導致的危機,再不行動,我們將沒有未來!

面對氣候危機,台灣作為一個島國將成為第一波氣候難民。視盟也於 5 月 24 日下午由理事長吳尚邕帶隊,前往立法院參與「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主辦的氣候緊急遊行,一同呼籲所有朋友一起關注氣候危機,要求政府宣布氣候緊急狀態,召開國民氣候會議,讓我們積極面對,有效處理氣候危機,加入全球的行列,一起抗暖化,護地球。
訴求:
1. 宣布氣候緊急狀態
要求中央、地方政府及立法院、議會宣布氣候緊急狀態。
2. 積極面對有效處理氣候危機
政府不得隱瞞氣候變遷真相,與人民共同面對及處理。
3. 零碳台灣_永續健康
快速減碳,並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碳排。
4. 召開國民氣候會議
3個月內中央和地方分別召開兒少、婦女、長者、原住民、新住民、農漁民和勞工等的分組氣候會議,並於5個月內召開國民氣候會議。

《翻掘指南》關於行動的提案

http://re-read-and-interpretation.com/

策展人:蔡秉儒
參展藝術家:黃博志、蔡宛潔、賈茜茹
主視覺設計:魏妏如、陳彥如
網站設計:潘思翰
網站工程:陳逸雅
特別感謝:張靖瑜

指南並非一種必經途徑,而是在力行某些作為時的借助提案。我們尚可視此三件作品為某種參照可能,「翻掘指南」成為重新理解前述論述標的的一種方法。而「閱讀」作為理解指南之舉,一方面展出作品在理解上需以文字內容作為呈現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藝術家們在實踐創作的同時,也觸及了再理解過往事物的經驗,如同閱讀一般,在指認文字的同時,也反饋我們想像的樣貌。一如蔡宛潔在重新詮釋《毛屍》時,書寫了「故事」與劇本本身的文字對話。而《我的城市》則在拼接地域經驗的過程中,如小說虛實共構般的重新杜撰了一段遊歷體驗。《五百顆檸檬樹》行動過程中的身體,則回應了黃博志透過勞動重新翻掘家鄉的田地。

再認識並重新詮釋地方的故事,這段歷程作為此次線上展出之主軸,如同指南手冊般提供了我們一些理解土地的行動想像。並在目光放諸前方的同時,讓我們得以有個駐足並稍稍喘息的機會。

指導單位:文化部
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Re: Read And Interpretation

Curator | TSAI Ping Ju
Artists | HUANG Po Chi, TSAI Wan Chieh, CHIA Chien Ju
Graphic | Design CHEN Yen Ru, WEI Wen Ru
Website | Design PAN Shih Han
Website | Engineer CHEN Yi Ya
Special | Thanks CHANG Ching Yu

Advisor | Ministry of Culture
Implementer |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Arts in Taiwan (AVAT)

【妥善審議《文化基本法》,藝術工作要保障!】聯合新聞稿
文化法學會、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協會、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聯合新聞稿
時間:2019/05/02,上午 11 點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濟南路 1 段 1 號)
新聞聯絡人: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秘書長 謝毅弘 0988-273-955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排定於 5 月 2 日上午再度審議《文化基本法》草案,委員會將針對張廖萬堅、陳亭妃等立委提出共 7 個版本的《文化基本法》草案進行實質審議,以達成 2016 年總統大選蔡英文總統提出「推動文化基本法,建立文化長期施政綱領」的文化政策主張。
自 1997 年第二次全國文化會議提出制定《文化基本法》的構想以來,相較於韓國在 2015 年底通過了《文化基本法》以推動文化影響評估制度保障人民文化權利,我國《教育基本法》亦在今年慶祝立法二十周年,而《文化基本法》的立法卻始終滯怠不前。面對臺灣始終屈服於政治、經濟力量而亟需改善的藝術文化環境,許多藝文界人士也期待盡快於本會期通過法案以建立文化長期施政綱領。
今天終於再度排審的《文化基本法》,是歷經 2017 年全國文化會議的召開、2018 年與文化政策白皮書同時進行的草案研擬與公聽,集結了藝文界眾人之力的成果。今年初才正式進入立法程序的政院版《文化基本法》草案,在與行政院跨部會協商後進度已大幅落後,且相較於當初全國文化會議公聽版多有妥協,但相對於過去文基法版本與歐美國家立法,於基本文化權、文化多樣性、跨部會治理、文化例外、文化保存與文化基金等環節仍有許多重要進展。
藝文團體及工作者對《文化基本法》的期望立基於實際藝文環境下的迫切訴求。藝文工作者的生計方面,不考慮承攬、委任等接案人員的黑數,單就僅占部分的受雇藝文從業者來看,比起工業及服務業勞工的薪資長年呈現近萬元的落差;勞動成果保障方面,2018 年初還有近 300 名老中青藝術工作者,遭全球華人藝術網藉執行補助案名義榨取終身作品授權;從單點文化資產的保存到整體文化資產體系保護的困境,如何能排除重大政策、法規與民間開發行為的文化影響評估;而藝文人才進用培訓、博物館、圖書館的設立甚至數位科技內容的發展又如何能脫離得了文化預算的比例規範。
藝文工作現場所面臨的挑戰,都在在要求一部妥適且能夠直面現實的《文化基本法》,條款之間更是環環相扣。因此藝文圈的工作者、團體與政策研究者集結在審議的會場外,要求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妥善審議《文化基本法》,納入民間訴求,使臺灣初次訂定的《文化基本法》能夠成為有效改善藝文環境、保障藝文工作者權利的完善立法。
  • 訴求:
  1. 立法院和行政院以現行政院版《文化基本法》草案為基線,儘快在本會期通過三讀程序,確保文基法實質而重要的階段性進展。
  2. 強化《文化基本法》草案中政府政策法規面之文化影響評估,並承諾修訂現行法律,強化藝術文化工作者勞動權利。
  3. 立法院應明文列入《文化基本法》條文說明或者以附帶決議方式通過修改《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落實保障藝術工作者勞動權益。
  4. 強化《文化基本法》草案中文化預算編列方面之條文,應比照教育、科學基本法,至少承諾且明訂預算「逐年增加」,以有效確保國家及各地方自治團體有相當經費提升人民文化生活。
  • 共同發起團體:
    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 – TCLA
    Tacps 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

 

「97KG 飛毯」徐瑞謙個展

關於展覽|

飛,上升後,路徑無法清楚捉摸,也難以清楚感受塊體的重量。強烈的力道後,輕柔的拉開距離,細微,局部,掀起、撐起。

提供多重線索,在各殊異點中探勘。轉換視角角度,與對於媒材認知,可能是誤解的,不在是進行解謎。

保持距離,切割四十八公分,敲打三十五公分乘以四,把彈簧塞進一二毫米的縫隙裡。活動,我在物件身體上活動過,離開了但還緊連著。離地瞬間,波動,降落。在波動中,不同方向上推動,不甘與不安於,少了因為與為何,繼續觸碰著扎實塊體,有了差之毫釐。

靠近窗口,手指觸碰玻璃撩起細柔的簾子。

當頃斜建構平衡,跡象、面對,在之間找到所處地位,動作、媒材、空間,從拼湊中招喚。

97KG 飛毯
徐瑞謙個展
2019.04.27​ – 06.01

地點|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開幕|2019.04.27 (六) 16:30
座談 |2019.05.04 (六)16:00
與談人|何采柔
藝術家|Joan pomero

關於藝術家|

徐瑞謙

1994 年出生苗栗,目前創作於臺灣臺北。

身體帶領著我們感受了這個世界,創作回應對於觸碰與動作後對物質產生影響的好奇,物質本身的精神性,來回的構作,是直接、親密,似乎在喚醒未明的意識,或許模糊矛盾,從中探索著。

About Exhibition|

Flying, after rising, cannot fathom clearly, cannot feel the weight clearly. After the strong strength, depart for a distance lightly. Slightly, partly. Opened, propped.

Providing multiple clues, exploring in each different point.
Transforming the perspective, and the cognitive of material.
It can be misunderstood, but not the puzzle has to be solved.

Keep distance.48 centimeters cutting, 35 centimeters multiplied 4 hammering. Squeezing the spring in a 2 millimeters’ gap.

Doing, I have been doing on the objects. I left but still connect with them. The moment departed from the ground.
Fluctuation, descent, pushing forwar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Unwilling, anxious. Missing why.

Continue to touch the mass; therefore, there is the least bit of difference.

Close to the window,
touch the glass by fingers,
pick up the soft curtain.
When tilt constructs balance,
sign, facing.

Found the statue between actions, materials, spaces.
Summoning from patchwork.

97KG-magic-carpet
Hsu, Jui Chien Solo Exhibition
2019.04.27​ – 06.01

Venue|FreeS Art Space
Opening|2019.04.27 (Sat.) 16:30
Discussion |2019.05.04 (Sat.) 16:00
Talking With|Joyce Hao
Artist|Joan pomero

About Artist|

Hsu, Jui-Chien

1994
Born in Miaoli. Work in Taipei, Taiwan.

We feel the world with our bodies and senses. Only creation can make the answer to the curiosity of the materials after the impact and actions. The spirit of the materials itself and the influence between the circulation are directly intimacy. It seems like they are waking the unknown consciousness or exploring the ambiguous contrad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