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ofacopy

2018 視盟年度報告

2018 視盟年度報告 

壹、空間經營  

一、福利社

由視盟與悍圖社所共同組成的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在空間成立以來,舉辦過多次亞洲藝術專題策展,並透過開放性的徵件,提供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人與創作者展演、發表的機會,設定非常明確當代藝術專業、非營利的公共服務性立場,同時以定期的論壇討論當代藝術生態的各種議題,作為視盟所屬的空間,快速拓展其對於台灣藝壇的服務與累積。

2018 年度福利社展覽公開徵件共計有40件提案,經初審與複審,徵選出 7 件提案作品,分別以 6 檔個展、1 檔雙個展呈現,其中「渠道、膠卷與機器-魏伯任個展」因檔期規劃,於 2019 年 1 月 5 日至 2 月 2 日展出,其餘包含 1 檔國際交流展、1 檔福利社策展。

2018/01/06 – 2018/02/03|三點水麗 – 徐嘒壎個展(2017 徵件精選)
2018/03/03 – 2018/03/31|SURF SHOP – 梁少謙個展
2018/04/14 – 2018/05/12|零星的幾何、失神餘廓 – 張嘉珍、黃仲傑雙個展
2018/05/26 – 2018/06/23|局部感受 – 江宜瑾個展
2018/07/11 – 2018/08/04|黃金反射町 – 黃金町藝術管理中心(國際交流展)
2018/08/11 – 2018/09/08|你才藝術家,你全家都藝術家! – 楊雅筑策展(福利社策展)
2018/10/20 – 2018/11/17|孟婆 – 蔡煒廷個展
2018/11/27 – 2018/12/22|亮處 – 謝佑承個展


年度策展:你才藝術家,你全家都藝術家!

策展人:楊雅筑
參展人:林奕碩、邱俊達 (ft.倪祥)、時永駿、蔡宗祐

談論「藝術」,是個永遠都熱門的主題,而談論「藝術家」,雖然也是個歷久不衰的議題,但相對而論是比較少的。無論是藝術圈或一般民眾,對於「藝術家」的認知似乎不盡相同。本展覽邀請大家來討論,在台灣的社會中「什麼是藝術家」,目的並非企圖為「藝術家」做出一個定義,而是希望透過參展者、觀展者進行各種形式的對話,針對這個原本隱晦不明的名詞,進行實質的交流與溝通。經過互相的理解與討論之後,希望進而解除某些誤解和偏見,也期待「藝術」和「藝術家」可以更靠近大眾的日常多一些。


國際交流展:黃金反射町

策展人:內海潤也、水谷朋代
參展藝術家:小畑祐也、葉栗翠、人見紗操、土屋大記、柳成俊、楊珪宋

「黃金町地區管理中心」是推動「藝術作為社區營造方法」的非營利團體。和地區居民、警察、行政單位、企業及大學共同合作。除了藝術展覽「黃金町藝術市集」,也開放藝術家長期進駐。「黃金町地區管理中心」和「福利社」,皆嘗試透過藝術和當地社群建立關係,切入點各自不同:福利社提供年輕藝術家作品發表的機會,並創出新的交流平台,作為藝術空間參與社區;而黃金町區域管理中心則透過展場以及藝術家駐留機構等各種的場地,漸入社區。本次的國際交流計畫「社交町 x 町交社」,藉由彼此在對方的空間舉辦展覽,考察「社」和「町」的活動之異同性,探討彼此未來之可能性。展覽由六位現在或曾經在黃金町駐留創作的藝術家創作組成,探討將在一時空背景下創作產生的作品,展示在不同脈絡的空間之意義,嘗試成為嶄新的接觸空間(contact zone)。


二、DIGITAL ART CENTER, TAIPEI

自 2018 年 4 月起,視盟承接營運臺北數位藝術中心,以深植的藝術資源與經驗,思考如何補齊中先與在地應有的連結,重新定位並規劃實驗室與數位/新媒體藝術的研究方向,將以知識的開拓及藝術與科學並重為中心發展主要方向。

2018/06/16 – 2018/08/04|終身保固 – 家電羅曼史
2018/08/14 – 2018/09/29|閉館整修 – 鄭先喻個展
2018/10/27 – 2018/12/01|實驗品與它們的產地
2018/12/22 – 2019/01/26|失效的時—間


貳、展覽  

一、台灣當代一年展

「視盟」自 2002 年起主辦的「台灣藝術家博覽會」 (簡稱視盟藝博),為能更貼近當代潮流,也希冀與所謂「藝術博覽會」做出區隔,選擇與國際藝術展會經常使用之雙年展、三年展彼此呼應,於邁入第十五屆的 2016 年更名為「台灣當代一年展 TAIWAN ANNUAL」(簡稱一年展)。近年的一年展努力創造與其他藝文活動的鏈結,2018 年更與台北市政府主辦的「白晝之夜」響應,吸引超過 25 萬人次與會。同時,展覽也展現視盟重視藝術推廣的精神,積極尋求與外界資源合作的機會,並舉辦各式國際藝術沙龍、講座、工作坊等活動。一年展秉持藝博時代以來的平權精神,除沿襲往年不設評選機制的徵件計畫:「藝術平權區」及「創作計畫區」,也延續策辦「主題策展區」、「台灣替代空間/藝術團體」及「國際當代藝術空間」等展區,2018年更增設「藝術閱讀生活區」,以「閱讀」這項日常行為出發結合生活及藝術,藉此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二、邀請策展 – Art Taipei

日期|2018/10/26 – 2018/10/29
場地|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
主辦|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策展人|簡子傑
藝術家|劉秋兒、李旭彬、吳思嶔、戴宛蓁、洪誼庭、劉文琪

視盟與畫協作為藝術圈頗具代表性之機構,長年以來便不斷密切合作,盼以改善、增進台灣的藝術生態與藝術家權益。而此屆 2018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視盟受畫協之邀於樂讀藝術區策劃藝術推廣展覽:《知識、獸跡與道路》。


三、邀請策展 – 北美館《台北夢》

日期|2018/03/10
時間|19:00-20:00
場地|臺北市立美術館《庇護所》空間
主辦|臺北市立美術館
策劃|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策展:林裕軒)
藝術家|林奕碩、讓豬仔飛

「美國夢」是一種相信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在美國獲致更好生活的信仰,代表著一種就算不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勇氣和決心邁向成功的夢想。

「臺北」對於臺灣也許是個追求想像的場域,激發我們對於城市的夢想,對其社會、環境、科技的豐滿幻想似乎能令我們產生更加接近激情的錯覺--是那麼地不切實際卻又美好,而即便那是一個難以到達的制高點。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提到:「多少人都活在自己幻想的城市,又為了自己的想像搬去一個城市。這種固執真是既可愛又可悲啊。」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接手著在城市之中不斷扭轉的角色關係,對著自己呢喃的獨白像是在進行某種社會性的宣誓。

此項表演將從台語歌唱的演出「百合花樂團」,再串連十位藝術家組成的團體「讓豬仔飛」,在表演中分工成演出者、策劃人、影像製作員、燈光員、安全確保員、聲音製作人…等,把部分後台的工作過程將「如何讓一個人飛起來」這樣的幻想搬上檯面,進行演出。一群人以團體的齊心力量試圖讓人飛行,除了是對於離開地表的異質想像外,更是努力去超越既定的社會結構、升高到一個社會地位或是對於外在世界的憧憬。這一個渴望追逐夢想的企圖,捆綁著慾望,而慾望更是在行動之中不可或缺卻牽制的關鍵。


參、研究推廣

Taiwan Contempory Art Archive

為因應資訊化的網際網路時代,以及去國界化的信息交換脈動,如何在符合時代潮流的當下、集中資源並匯整建立完整的工具載體,成為當前台灣藝術環境所必須考量的關鍵。而資料庫便是作為脈絡梳理與自我展現之最佳呈現。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自 2013 年 7 月籌畫建置,2014 年 2 月正式上線,2016 年 7 月改版網站至今,所建置蒐錄之內容已經逐漸涵蓋台灣當代藝術發展之範疇,深具代表性。近幾年來不論官方機構或民間單位與商業畫廊的積極堆廣,包含展覽、駐村、商業博覽會等,讓台灣的新一代藝術家逐漸活躍於國際藝壇,並且不斷獲得良好回響,鑑此為突破、甚至有效解決過去國際對於台灣藝術家的認知局限於少數樣本或特定代表性名單的限制,本計畫試圖透過一個整合型的資料庫平台—「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Taiwan Contemporary Art Archive, TCAA),作為雲端國際連結的有效操作,向國際藝壇具體呈現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豐沛能量。

在歷年工作成果中,經歷第一期與第二期行銷推廣之示範,第三期計畫延續零國界、去時代性之永續的國際鏈結,繼續向前推進,讓國際策展人、館長、學者研究者或藝術家等相關工作者,能從過去單一藝術家、展覽的節點,方便容易地發掘到其他新的/相似的/感興趣的藝術家。進行持續性的學術或策展實務的觀察研究,為本計畫之最大宗旨與目標。第四期則奠基於前次工作成果之累積,暫緩內容的擴增,逐一檢視收錄內容的正確性並且實行勘誤工作,逐條與原始資料比對是否疏漏,以期收錄資料的正確與實用性,冀求具備「權威」之實用價值。

本資料庫經過各種階段性營運的推進,也將透過網站大數據分析,作為國際推廣的策略參考,將成為國內推廣台灣藝術的重要網路平台。而在未來,我們將承續前次工作積累的成果,漸次展開內容擴增之工作項目,增加各類型藝術家之資料,同時邀請專業學者舉辦工作坊,擴大建置藝術「關建字」之研究項目並生產屬於自身系統的論述,讓更多的學術觀點能夠一併寫入此資料庫所對應的「台灣當代藝術史」,成為當前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資料庫典範之一。


肆、拓展交流

西亞南亞國際交流

視盟除了透過既有平台及新闢計畫,持續為台灣藝術圈服務,為能提供更多元的交流面向,也持續向外尋求國際合作機會,希望交流成果終能回饋於台灣藝術圈。歷經數年的耕耘,視盟和來自東亞、東南亞約 30 個當代藝術空間進行交流並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然而亞洲尚有許多區域是台灣藝術圈相對不熟悉的,並且亟待深入探討。

透過 2018 年首度展開的「亞洲認識論西移—當代藝術空間探查」計畫,視盟邀請到7個西亞、南亞的當代藝術空間,分別來自孟加拉(達卡)、尼泊爾(拉利特普爾)、印度(新德里、浦那)、伊朗(德黑蘭、伊斯法罕)等國家,並進行以下列項目為主的交流內容:1. 參與「台灣當代一年展」國際展區;2. 舉辦藝術沙龍,與台灣藝術空間及大眾進行對談;3. 參訪台北藝術機構/替代空間,與台灣藝術產業人士進行深度交流;4. 舉辦國際藝術論壇,深度討論「新媒體藝術在西亞南亞的發展」;5. 建置網站平台,將實施計畫過程中查找到百餘間藝術空間資料彙整,納入平台建檔並開放予外界瀏覽取用作為開放性資源。


伍、藝術推廣及教育活動

一、「學學 + 視覺藝術協會」視覺藝術經理人養成班

在不同的藝術領域中,藝術行政與管理人才均是不可或缺的一員,是藝文機構和藝文活動的重要推手。本期「學學 x 視盟| 視覺藝術經理人養成班」課程:從實務的打燈、行政庶務經驗分享,還有新聞稿撰寫和法律層面的相關專題課程,每堂課講師透過自身經驗,分享與分析關於一位藝術經理人,應該具備的工作條件與特質,並淺談當代藝術收藏與台灣當代藝術現況。豐富的課程內容帶領著學員瞭解藝術文化產業的領域,互相交流不同想法,希望未來每一位學員能夠學以致用,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二、福利社實習生、一年展志工培訓

2018 年福利社招募共兩季的實習生,分別是春夏季、秋冬季,兩季共招募 29 位實習生、2018 台灣當代一年展期間,招募志工共 31 位。實習結束後,均會頒發服務證書時數。


三、藝術全青年

「2018 視盟 x 藝術全青年學校」試以一種新型態學校的觀點,去思考視覺藝術界中,各層面所需要的學習資源。視盟將所經營的工作平台資源整合,建構出一個新形態學習平台,讓視覺藝術社群各種不同專長興趣的青年們,都有機會接受各種培育計畫。核心架構分成:「線上策展人」、「藝術行政經理人」、「青年藝術家」等三大項。

1. School Project A – 獻給青年線上策展人

此子計畫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由我方規畫一系列 Google Analytics(GA分析)學習課程,並對外招生。從跨科別的角度,期盼推進年輕策展人接觸嶄新型態技能,透過網站後台分析、IT、行銷等開拓展覽更多重的面向。開課同時,搭配「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後台資料為範例,學習分析判讀後台數據,從使用者的角度進行策展構思與發想,進一步完成初步的策展規劃。冀求學員紮實地學習運用數位分析工具,並利用數據分析進行判讀,從而思考如何讓行銷推廣切中要點;另一方面,也在數據中反思,如何持續提供高質量、高價值的策展內容,讓雖然小眾但能量與內容十足的藝文產業,在數位時代中開展出一片新藍海。

第二部分則為策展實踐,待課程結束後,續由我方辦理線上策展提案徵件,盼望學員藉由所學以嘗試另一種型態的展覽可能,並以「線上」做為構思主軸。經評審委員簡子傑、陳眖怡、許峰瑞等三位老師評選後,選出魏金禾《體感溫差》(Sensation Gap)以及蔡秉儒《翻掘指南:關於閱讀的行動提案》(Re: read and Interpretation)兩檔線上展覽案,並各獲十萬元經費執行。

2. School Project B – 獻給青年藝術行政經理人

藝術行政是一門與人有關的工作,沒有統一通用的 SOP,不論學院課程的教學多麼全面,終歸還是一門以實作支撐理論的學科。本計劃於 2018 年初採用公開徵選的方式補助二位有志投入藝術行政工作的青年經理人,補助其 6 月至 10 月共計 5 個月的實習津貼,進駐視盟「台灣當代一年展」策展團隊進行實習工作,執行一年展前期籌備、國際聯繫、空間規劃、進場佈展、開展到閉幕的近身學習⋯⋯等相關業務,近身學習及體驗國際級大展的籌備實況,期盼為其提供職涯規劃的完美起始點,達到關鍵性助益,提昇學員專業及應變能力的養成。

3. School Project C – 獻給藝術平權青年藝術家

秉持藝術平權前提,補助優秀青年藝術家創新創作提案,提供青年藝術家多元創作計畫產出的機會,此計畫中,我們邀請五間藝術空間 — 非常廟藝文空間、众藝術、竹圍工作室、絕對空間、福利社等共同合作,媒合計畫獲選之五位藝術家個展機會與展覽合約。而本計畫亦與台灣當代一年展「創作計畫區」徵件計畫共同合辦,試作為與台灣非營利藝術空間的初步合作。

評選工作展開前之宣傳期,我們便透過與台灣當代一年展合作,運用社群平台行銷推廣之效益,在宣傳「創作計畫區」作品徵件的同時,說明如報名參加該區徵件,若符合資格者將同時視為參與此個展空間媒合。冀求參與藝術家們能在展呈上有著更為完整的思考,並試著呈現個人語彙顯著的創作脈絡延伸,同時符合該規劃區徵件之精神,藉此讓兩造皆能有良好的成效。


陸、PUBLIC ISSUE

一、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市演藝團體分類及輔導管理」諮詢會議 (05/23)

因應藝術家反應要求開放視覺藝術團體所經營之替代空間,能比照演藝團體空間登記立案一事,台北市文化局舉辦「台北市演藝團體分類及輔導管理」諮詢會議並邀請視盟理事長出席。此議題發起動機為,非營利團體主管單位(社會局)目前並無視覺藝術產業經營空間立案之管理機制,演藝團體空間則可依「台北市演藝團體分類及輔導管理」順利登記。

視盟主要訴求為增列當代視覺藝術人士經營之各類型替代空間至演藝團體管理辦法,成為「台北市演藝與視覺藝術團體分類及輔導管理」,使視覺藝術空間的立案分類及項目能以專屬制度入列,而不再是目前委身於演藝團體中「雜藝類」下之權宜項目。

文化局方回應,該訴求將因修法曠日費時,更實際且快速的方式是在現有的「雜藝類」下增列從當代藝術發展出的各藝術類型。因此,目前視覺藝術替代空間申請立案的管道應為暢通,視盟鼓勵各方視覺藝術團體踴躍利用這項機制像社會局申請立案,以利申請公部門補助資源。


二、「大台北地區藝術串連」聯盟會議 (06/29)

視盟理事長陳文祥與視盟台灣當代一年展經理孫睦怡前往畫廊協會參加「大台北地區藝術串連聯盟」第一次會議,當日與會者有大內藝術協會會長陳菁螢、台北當代藝術館副館長張玉漢、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畫廊協會策略長石隆盛等。主要討論大台北地區各公私立藝術展演場館、畫廊、藝術空間……之整合宣傳行銷構想、參與之意見及意願之徵詢。

對於畫廊協會以站在更高的視野,策略性提出這種連結統合大台北地區大大小小展覽活動訊息,形成更全面性、更有效率的串聯行銷構想,視盟自然樂觀其成,在分擔成本可以承擔的情況下也將樂於參與其中,成為大台北地區藝術串連聯盟的一份子。


三、藝術家簽署授權爭議專案處理小組會議 (07/06)

文化部舉行「藝術家簽屬授權爭議」專案處理小組第二次工作會議,由文化部、法務部、公平交易委員會、智慧財產局出席,跨部會向藝文工、協會以及各校老師,報告案件處理進度。


四、藝術家行政訴訟官司 (07/16)

視盟理事長出席旁聽支持藝術家葉育君控告台北市政府勞動局之行政訴訟案開庭。起因於葉育君疑似容留英國聲音藝術家在工作室舉辦收費交流工作坊遭人檢舉,被勞動局以違反就業服務法裁罰五萬元,葉育君不服提出行政訴訟以維護藝術家應有權利。國內與國際藝術家間在創作上自然而然的心得交流活動不應被就業服務法誤判為「工作」而誤殺,而阻斷了一直都存在的民間藝術交流活力。此案最後的結果將成為類似案件的判例,也將對未來民間自發性國際藝術交流活動產生重大影響,接下來的二審開庭值得視盟繼續給予追蹤關注。


五、「北投社三層崎公園」營造工程會勘 (08/29)

視盟陳文祥理事長受邀前往「北投社三層崎公園」營造工程進行會勘,與會者包括台北市陳副市長、文化、工務等局處官員和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陳金萬委員,當地兩位里長、鳳甲美術館館長與北投社大校長等人。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基地為珍貴的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北投社頂社的傳統領域,目前的工程是要將此地營造成台北市凱達格蘭族文化公園的概念。此次理事長受邀主要希望能從視覺藝術的角度來看工程中一座作為類公共藝術的擋土牆設計提出建議,稱為北投社歷史文化走廊。


六、藝術家行政訴訟官司後續追蹤

因違反就業服務法被裁罰五萬元,藝術家葉育君為了捍衛藝術家之間的交流權利不服裁罰,歷經陳請訴願書、訴願程序,無結果後募款自提行政救濟訴訟。一年多以來經行政法院兩次開庭審理,日前傳出一審勝訴的消息,法官認定藝術交流不是「工作」,無違就業服務法,原裁罰撤銷。

此案的最終的結果將可能成為往後藝術界類似案件的參考判例,將成為民間藝術家(團體)與國際友人之間藝術交流活動合法性的最有利支持。對此次勝訴可以暫時歡喜慶祝,但因為勞動部門可能會依程序慣例提出上訴,最後勝敗猶在未定之天。期望勞動部門官員們對「藝術工作」的特殊本質能有更深層次的瞭解,勿再把藝術工作(或交流)與一般工作等同視之,才能避免因誤罰而扼殺掉台灣藝術社群中自發自償性的創作、交流活動之生命力。


七、華人藝術網爭議指控 (10/29)

當日上午,20 名多藝術家及其委任律師,聚集台北地檢署前按鈴控告全球華人藝術網,並邀集各藝術團體代表聲援。視盟理事長陳文祥亦代表視盟出席,以表我方對此事件之強烈關注。理事長在會中提及:因該公司以承接文化部補助案為名義搜集藝術家資料,卻在合約條文上動手腳,趁簽約時藝術家的不察,擅改合約並要求無償獨家授權作品圖像的使用權利,初步調查受騙人數至少有 300 人。曾有藝術家試圖向該公司調閱並拿回合約,華藝網卻始終對其冷處理,不理會藝術家們的要求。我方強烈譴責此行徑,並要求政府積極協助以捍衛藝術家權益。此次事件受牽連人數極多,且證據相繼被揭出,然而華藝網卻認為自己是遭到他人惡意抹黑,並強調簽約過程沒有問題,不排除也將向發聲的藝術家與團體提告。


柒、行銷宣傳

  1. 一年展徵件網站:前於徵件時開始宣傳年度計畫,於徵件期間,加強曝光宣傳展出,讓宣傳期拉長至半年以上,張貼各種圖像廣告於臉書等社群網絡,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
  2. 福利社展覽文宣品:活動前兩~三周開始於各大美術館、畫廊、文化中心、複合式藝文空間及圖書館露出宣傳。
  3. 平面媒體:雜誌與報紙媒體宣傳,皆於活動前一至兩周開始露出及發送新聞稿。
  4. 電子媒體:廣播與電視媒體宣傳,皆於活動前一周發送新聞稿,另對VIP及觀眾寄發電子邀請函。
  5. 網路媒體:除自身所架設經營的官方網站以及 FB 粉絲專頁外,亦於藝文社群網站、藝文論壇、新聞及入口網站等平台登錄訊息。
  6. 媒體合作:視年度營運規劃及個別專案執行需求,尋找合適媒體如 Art Map、Taipei Times、今藝術、Accupass 等平台合作,加強活動宣傳曝光率。
  7. 廣告刊登:視年度營運規劃及個別專案執行需求,及網路媒體廣告。

 

實習生招募簡章

    • 單位介紹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前身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是一個全國性的藝術團體,自1999年成立至今,成功整合視覺藝術界的所有專業從業人士,包含創作者、策展人、藝評人、藝術理論工作者、藝術行政工作者與藝術教育工作者,以及畫廊與藝術經紀公司與藝術團體等。本著「為藝術家服務」之宗旨,視盟一直以來努力提供視覺藝術工作者於生活福利、專業資源資訊、法律諮商等相關服務事項及保障;開發、整合並監督視覺藝術環境現有資源;增進政府、民間企業及一般社會大眾對藝術文化的認知,改善國內文化長期發展的條件。並由以下五加一個面向-經營「福利社藝術空間」、建構「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執行「台灣當代一年展」、辦理「國際交流計劃」、實踐「社區與教育支援」、營運「台北數位藝術中心」,進一步擴大與嫁接藝術從業者與社會間的聯繫,實現視盟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核心價值,與藝術家站在一起,創造更健全的藝術從業環境。

  • 營運空間介紹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福利社藝術空間由視盟的年輕義工群發想命名為「FreeS福利社」,FreeS可多元解讀為「自由共享的靈魂(Soul)、空間(Space)與工作室(Studio)等…」而福利社作為實體空間,為台北市都心提供一個同時兼容辦公、服務、講座、展覽、會議活動等多功能使用的空間,常態推動年度展覽徵件與評選,鼓勵新興藝術家提出具有學術性、實驗性的創作展出,並提供台灣策展人發表的平台。同時視盟也舉辦自主策展之主題展覽與國際年度交流展,為觀眾提供更多元的藝術展呈樣貌。

  • 執行專案與計劃介紹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Taiwan Contemporary Art Archive|

以中英雙語化的「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簡稱「智庫」,TCAA)計畫發想為希望建立一個雲端平台提供台灣當代藝術的脈絡梳理與自我展現的最佳工具與載體,自2013年7月籌畫建置,2014年2月19日正式上線啟動至今,所規劃的項目和蒐錄資料已逐漸涵蓋台灣當代藝術類型發展,並定位為免費提供公眾使用的線上整合型平台,進行雲端國際連結,向國際藝壇即時且具體地呈現台灣藝術的當代性發展,有助於學術研究發展和策展實務,自期成為未來自我書寫台灣藝術史的基礎工程,並將台灣藝術家有效推向國際舞台。

|台灣當代一年展 TAIWAN ANNUAL|

「台灣當代一年展」(前身為自2002年起逐年辦理之「台灣藝術家博覽會」),作為視盟主力推廣之年度大型展覽,亦為台灣當代藝術家之年度重點參與活動,2019年將延續於台北美術館園區「花博爭艷館」舉辦,日期為8月31日至9月8日,預定規劃有:主題策展區、藝術平權區、創作計畫區、微型策展區,同時將邀請國內外藝術替代空間共襄盛舉。為體現藝術即生活的理念設置異業結合推廣區,期許以各種角度及不同視野為藝術創造更多的邂逅。另外,視盟將持續推廣藝術教育,也規劃許多教育活動:專家導覽、藝術講座、展覽座談、國際藝術沙龍以及工作坊等,還有神秘隱藏活動喔。進入2019年的台灣當代一年展也將在既有展區規劃上配合當代藝術的流變規劃調整,繼續積極地推廣台灣當代藝術。

|其他|

視盟一直以來透過民間之力與國際間發展藝術交流網路,建置國際展演計畫合作平台,促成台灣與國際藝術家活躍交流的舞台;同時,為了更深入推廣藝術也安排有各式藝術教育活動如展覽座談、實習培訓課程等。

  • 實習工作介紹

福利社藝術空間作為本次實習計畫的實務工作單位,工作內容將為:藝術空間在營運上的細節與內容,也包含日常庶務與空間維護上、展覽執行與佈卸展事務上實際接觸體驗;同時搭配「專案計畫執行」的藝術行政機會,親身經驗一個專案的發起、溝通、籌劃與實踐的過程,利用實戰經驗的累積,使藝術行政的養成不再是理論先行,而是邊做邊學、邊做邊驗證理論的無價體驗。

視盟期許實習生可以透過展覽佈卸展協助、教育活動支援與體驗、展場維護與記錄等,切身體驗藝術展覽從無到有的過程,一起來一場經驗值激增之旅吧!

  • 實習工作內容

視盟辦公室/福利社藝術空間 名額:5名

  • 行政庶務執行
  • 協助企劃資料蒐集
  • 國內外參展藝術家布展協助
  • 媒體宣傳、網站和社群網路協作經營
  • 視覺設計、排版、影片剪輯等協作
  • 作品收退件工作與紀錄
  • 展覽期間活動籌備與執行協助
  • 協助檔期間觀眾導覽與介紹
  • 須共同輪班櫃檯勤務及每日環境整潔維護
  • 各項專案籌備及執行業務協助

  • 我們想要的就是你/妳

視盟強力徵求,喜歡藝術又充滿熱情動力的你/妳!在視盟實習,能快速累積經驗值、全身心的與藝術最近距離接觸,更值得的是,能遇見一樣喜好藝術的朋友,不限科系、不限年齡,不需經驗,這將是你接觸視覺藝術的第一步!我們相信每位藝術大使都是讓視盟更加完美的助力!

1. 必備條件

  • 有顆對藝術熱血的心!
  • 負責任、積極的都歡迎!!

2. 加分條件

  • 熟悉電腦文書處理及電腦繪圖 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 等軟體尤佳。
  • 其他外語能力(英/日/印/越……各種族繁不及備載)。
  • 各種獨門絕技都歡迎提出!

→視盟辦公室/福利社藝術空間 實習招募名額:計5名

  • 實習地點與值班時間
  • 實習地點:福利社藝術空間(視盟辦公室)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 實習期間:2019年4月起至6月(約90天)
  • 實習時段:每週二至週六,11:00-19:00(排班制)
  • 備註:
    1. 建議每周至少排班二天,排班時間可協調。
    2. 若因學校規定或特定需求,請在填表後來信說明:avat.volunteer@gmail.com
  • 實習須知
  • 因應業務需求建議攜帶筆電值班。
  • 服裝以整潔為主,但勿著露指涼拖鞋。
  • 進入正式實習前需參與教育訓練(暫定4/13,時間如有更動將再另行通知)。
  • 每週實習不得少於16小時(兩個全天班),如有特殊情形,得由本單位核准後辦理。
  • 實習生在實習期限的90天 ,完成150小時以上時數 ,即可獲實習證明。
  • 實習規範
  • 事假請於三天前報備 ,若有臨時情況或病假無法事先報備 ,也請於當日上班前告知,無故缺席3次者 ,本單位有權立即終止實習。
  • 實習期間接觸本單位未經公開發表之所有文件,未經本單位許可,不得擅自列印 、複製 、引用以及對外發表 。實習生於實習期間於本單位所取得之資料或文件(含實習報告),如有對外發表之需者,應先徵得本單位同意。
  • 實習生實習期間依本單位規定辦理打卡及請假手續 ,實習時數依打卡時數合計。
  • 實習生依規定時間到勤 ,實習期間如有不當行為或損害單位譽情事者 ,本單位除通知其就讀系所/就職單位外,並得終止其實習資格。
  • 福利
  • 視盟為促進知識共享、技術媒合及藝術展演推廣,定期舉辦有展覽、跨領域表演、論壇、講座、工作坊等,實習生可享免費參與課程以及定期聚餐等福利。

  • 如何報名
    • 第一步

請點選連結下載並填寫:【視盟x福利社 實習申請書】

    • 第二步

填寫完成後自由選擇附加以下最少一至兩項以上參考作品集

    1. 藝術評論
    2. 展覽企劃書
    3. 平面設計
    4. 影音製作
    5. 藝術創作
    • 第三步

將所有資料寄至:avat.volunteer@gmail.com

  • 聯絡方式

聯絡電話:02-2585-7600/電子信箱:avat.volunteer@gmail.com

Silk Road Art Gallery

Silk Road Art Gallery

創立於2001年,為伊朗第一間致力於推廣攝影媒介的藝廊,除了提供當地攝影師一個發表作品的平台,還會舉辦國際盛會等活動,由此向西方社會展現當地豐富多元的文化面貌。

┃官網:www.silkroadartgallery.com

The Silk Road Gallery was founded in 2001.
The beginning of the 2000s coincided with the rise of photography in Iran. The press gained more freedoms and the articles were printed with images. Artistic photography was taking a new shape and a new dynamic emerged in the world of art. The establishment of Silk Road Gallery at this time was a means to introduce Iran’s brilliant photography to its audience.

原文出自 Silk Road Art Gallery 官方網站,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整理翻譯。
Text in this page is originally from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Silk Road Art Gallery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and altered by AVAT.

「一起 一起 慢慢走吧」張雅萍策展

策展論述|

一城市的樣貌形塑,最重要的存在是有一群『人』。
這一群人的每一個人在這裡創造了生活的天地,我們稱之為家的地方。

這個『家』的定義是我們生活記憶書寫的場域,包括這周圍認識與不認識那些陌生的人們、這塊土地上轉變,都形塑出我們記憶裡的『家』的溫度。

當『家』需要加入一個進步的節奏,它轉變為一連串的數字,奠定它的價值。當『家』被塑造成帝王般的象徵,變成遙不可及的夢想圖像。

當『家』與連結土地歷史對話的端點被剷除,成為一個進步且中待價而沽、扁平的停車場,我們樂意的接受?

當『家』與土地的記憶要消失在扁平且失速的時空裡,我們創造了一個保存他的方法,那我們保存了什麼?

當我們嘗試運用藝術創作、藝術行動、藝術方法的社區擾動、積極地發出各種話語權時,我們究竟企圖在失控的且軌道紛亂的交叉點上,獲得什麼?是慢下來還是停止?或是繼續失速?希望能藉由在桃園近幾年的觀察與學習,在這城市變換的隙縫中、轉身便有可能消失的家屋,抓住一點點反思及實踐的可能。

一起 一起 慢慢走吧
張雅萍 策展
​2019.03.02​ – 04.06

地點|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開幕|2019.03.02 15:00

座談01|2019.03.09 15:00
與談人|黃海鳴

座談02|2019.03.16 15:00
與談人|連振佑
藝術家|簡佑任、蔡奕勳、微光生活設計室:李苡帆、張浩鉅

關於策展人|

張雅萍出生於臺北,2004 年畢業於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開始投入藝術創作。2007 年於臺中 20 號倉庫鐵道藝術村駐村,2008 年加入新樂園藝術空間迄今,2013 年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2016 年於日本金澤 KAPO 駐村。2017 年駐地創作於桃園龍潭。目前就讀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博士班。主要創作為複合媒材及空間裝置,關注社會體制內的運作和對抗以及個人與生活環境內在的對話。

關於藝術家|

簡佑任

簡佑任的創作關注自身存在狀態與地景變遷的互動關係,透過多元的媒材展現台灣面臨現代化後所造成的地景變異;《舉牌工人-肖像畫計畫》藉由藝術家以素描紀錄舉牌工人肖像的方式,讓人們重新認識我們對房仲產業中工人的勞動位置與工作狀態,重新以〝緘默〞的方式賦予勞工話語權;另外,在《木靈》這件作品,藝術家探究了台灣日治時期在台畫家鄉原古統的作品,以礦物結合水泥材料的方式摹寫並放大了《台灣山海屏風》,透過「屏風」此物件的諸多屬性:「區隔內外」、「還原自然」、「裝飾空間」等功能,以「水泥」材料的經濟價值與現代化後轉譯為建築空間的形制意義,在「屏風」(《木靈》)的裝飾功能與重返自然的意圖上進行對話,提出自然與現代化之間的矛盾。

蔡奕勳

當代社會中所建構的生活情境,充斥在資本、權力與媒體的結構鏈裡,人們沉浸在更大框架下的城市想像,並纏繞於圖像、文字及數據的美好樣板之中。

在創作的過程裡,將日常所見之大眾化圖文及物件,透過大量蒐集或集合的方式加以量化,彰顯現實處境中所鏡射的人我張力。從情境式的生活裡演繹著質變中的生存樣貌,而在日復一日的作息中顯影當下時刻的真實回返。

選擇以城市邊際探索自我與社會的關係,在封閉與穿梭交匯的都會場域裡,直觀發展變遷中的現實之物,所能溢出的真實感性。

微光生活設計室:李苡帆、張浩鉅

「微光生活設計室(Glimmer Life Design Studio)」前身「沒有工作室(non-studio)」成立於 2014 年,由李苡帆及張浩鉅共同創立。其初衷是運用所學主動(initiative)投入改造自身環境,且透過行動(action)觸發有趣且好玩的經驗。而「沒有」則是一種將自身放在「空白」的狀態,使許多可能性都可填上、畫上、寫上,也提醒著自己持續學習。

2018 年,正式改名立案-微光生活設計室。延續「沒有」的初衷及經驗,持續落實「友善、永續環境」的理念。並以「分享(share)」作為概念,環繞著「在地」、「自然」、「藝文」、「生活」、「農業」、「教育」等,推廣永續生活的價值與理念。希望能在這個混濁的環境之中微微地閃爍著,並有個安靜地的角落窩著,靜靜地觀察著這個社會,或是分享著自身的故事。微光生活設計室期許以自身的力量,循序漸進的扭轉現況的問題,從小地方/事情/行為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及環境。

Curator’s Statement|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that molds a city’s appearance is the existence of a group of “people”.
Wherein, everyone in this group creates a living space, the place we call home.

The definition of “home” is the field in which our memory of life is written, including the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people around u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s land, both of which embod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ome” in our memory.

When the “home” needs the addition of a progressive rhythm, it transforms into a series of numbers,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its value. When the “home” is hewn into a royal symbol, it becomes an image of a distant dream.

When the point of connection that provides the dialog between the “home” and the history of land is removed, it transforms into a progressive, waiting-to-be-auctioned, flat parking lot. Are we willing to accept it?

When the memory of the “home” and the land is about to disappear into the flat, speedy-beyond-control, time and space, we create a method to preserve it. But, what have we retained in that preservation?

When we attempt to use a community disturbance that embodies artistic creation, artistic action and artistic methods to actively voice our rights, what are we trying to gain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racks that are out of control and chaotic? Do we slow down, or stop? Or, do we continue at uncontrollable speed? We hope that from what we observed and learned in Taiyuan in recent years, we may capture a little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gaps of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city and the houses that may disappear in the blink of an eye.

Let’s Walk Together, Slowly!
Curator|Ya-Ping Chang
​2019.03.02​ – 04.06

Venue|FreeS Art Space
Opening|2019.03.02 15:00

Discussion 01|2019.03.09 15:00
Talking With|Hai-Ming Huang

Discussion 02|2019.03.16 15:00
Talking With|Zhen-You Lian
Artists|Yu-Jen Chien、Yi-Hsun Tsai、Gilmmer Life Design Studio: Yll-Farn Lee、Hao-Chu Chang

Curator|

Ya-Ping Chang

Ya-ping Chang was born in Taipei. She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egan a career in artistic creations. In 2007, she was the artist in resident for Art Stock 20 in Taichung. In 2008, she joined Shin Len Yuan Art Space, where she is still a member today. She graduated with a Master’s Degree in Fine Arts from th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In 2016, she was the artist in resident for Kapo (kanazawa art port) in Japan. In 2017, she was the artist in residentr in TaoyuanIn Longtan.She is currently studying for a doctoral degree at the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The majority of her creative works are mixed media and installations that focus on the inherit operation and conflicts within the 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inner dialogs between a person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bout Artists|

Yu-Jen Chien

Yu-Jen Chien’s creation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is own state of existence and the changing landscape. Using multimedia, he shows the landscape variations caused by Taiwan’s modernization. In ”Workers Holding Placards—a Portrait Project”, the artist introduces us to labor’s position and and re-acquaints us with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real estate employees by using sketched portraits of workers holding placards, and endowing these workers the right to speak in “Silence”. In “Kodama”, the artist explores the works of Gobara Koto, who lived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and copied and enlarged Koto’s “Taiwanese Landscape Screen” using minerals mixed with cement as the media. Utilizing the many attributes of a “Screen”: inside and outside division, return to nature, and spatial decoration, while juxtapos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material,“Cement”,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architectural space after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ization, the artist proposes a dialog between the decorative function of “Screen” (“Kodama”) and our intention to return to nature, calling attention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nature and modernization.

Yi-Hsun Tsai

The living situation, as constructed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s filled with the structural chain of capital, power and media. People immersed in their imagination of the city with a larger framework and entangled in the beautiful template of images, words and data.

In his process of creation, the artist quantifies the popular images and objects that we see everyday, through mass collection or assemblage, to highlight the tension, mirrored by the tangible realit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The appearance of survival changes its quality in situational living, and highlights the return to authenticity in the now moment of a mundane existence.
The artist choos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the society at the edge of a city. In a metropolitan scenario, where closure and penetration converge, we are invited to intuitively observe objects in development, their changes and the outpouring realism.

Glimmer Life Design Studio: YII-Farn Lee; Hao-Chu Chang

The establishment of Non-Studio, by Yi-Fan Li and Hao-Chu Chang in 2014, predated that of the Glimmer Life Design Studi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founders wa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and apply what they learned into transforming their environment, and to trigger interesting and fun experiences through action. While, “Non” is the idea of putting oneself in a “blank” state, so that many possibilities can be filled in, drawn on and written down, to remind us that we should not stop learning.

In 2018, Non-Studio was officially renamed and registered as Glimmer Life Design Studio. It continues with the original concept and experience of “Non”, and maintai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Friendly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ideal. With “Sharing” as the core ideal, the Studio shall promote the value and the ideal of sustainable living that encompasses “localization”, “nature”, “art”, “living”, “agri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 founders hope that the studio may spark lightly in this turbid environment, and may stay in a quiet corner to observe imperturbably this society, while sharing their own stories. They expect that by applying their own efforts, they can gradually revers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us changing our lives and the environment by starting from a small place/thing/behavior.

親愛的視盟會員 大家好,

感謝大家多年來對於本協會的支持與鼓勵,2019年度【會員大會暨第十二屆理監事改選】將於3月17日下午兩點至六點舉行,會中視盟將分析匯報2018年度的整體活動與營運狀況,並進行第十二屆理監事改選,希望各位會員踴躍出席,一同了解我們過去一年的工作項目與概況,並繳交2019年度常年會費,以支持協會持續運作。

開會日期:2019/3/17(星期日)
開會時間:14:00-18:00
開會地點:臺北數位藝術中心(111臺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注意事項:

  1. 每一會員僅能接受其他會員一人之委託。
  2. 不克出席者請務必委託其他會員攜帶簽署完成之「出席委託書」出席,以利選務有效運作。
  3. 受委託人請持簽署完成之委託書於報到同時出示,並同會費一起繳交以代表出席。
  4. 委託書填寫方式可參考範本
  5. 本表僅供參考,會員若自行開具委託書,亦屬有效。
  6. 若無法找到委託人,亦可將簽署完成之委託書於2019年3月9日前使用下列任一方法回傳登記:
    • 掃描檔案寄至avat.secretary666@gmail.com
    • 紙本傳真至02-2585-7679
    • 紙本寄送或親送至104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實體收件至2019年3月9日止)

以上內容若有任何問題歡迎於上班時間來信(avat.secretary666@gmail.com)或來電(02-2585-7600)聯絡視盟秘書處,我們將竭誠為您解答。

附件1:開會通知單
附件2:第十二屆視盟理監事候選人推(自)薦表、參選同意書
附件3:2019年度會員大會出席委託書、委託書填寫範本

您曾經想過,自己其實能為視覺藝術圈盡一份心力嗎?

視盟第十二屆理監事選舉,自薦提名開始!

視盟一直以來除了定期於自營空間「福利社」推出優質展覽,並發送藝文相關資訊(如:電子報、展覽講座、粉絲專頁)以進行會員服務,亦常年推動舉辦如:台灣當代一年展、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等大型活動及專案,自2013年起成立福利社的同時,也將其作為視盟的行政辦公室,固定且持續對藝術環境生態之發展及藝文政策的推進進行倡議。

上述各種與視覺藝術相關之活動與議題的關切,都出自於歷任理監事成員與會員對於藝術產業的關心與用心,藉由提供各自專業的視角,支持視覺藝術圈發聲並蓬勃發展。

現在,您也有機會跟我們一起為視覺藝術的發展打拼!視盟第十二屆理監事群期待您的加入!

選舉辦法:

    1. 凡本會個人會員或團體會員(代表)具中華民國國籍,年滿二十歲,於公開登記期限內,得經自薦或他人推薦,向秘書處登記為第十二屆理監事候選人。
    2. 候選人須具備本會個人會員或團體會員(代表)之有效資格。
    3. 凡贊助本會工作或曾擔任協會理事長乙職者為榮譽會員,不具備選舉權,故不得成為候選人。
    4. 本會設置理事十五人、候補理事五人、監事五人、候補監事一人,每屆任期二年。
    5. 本會每兩個月舉辦乙次例行理監事工作會議,當選理監事應積極配合,連續兩次以上無法出席者將由遞補理監事遞補行事。
    6. 推薦或自薦候選人時應提出以下文件,缺一不受理:
      ● 理監事候選人推(自)薦表
      ● 理監事參選同意書
      並於201939前使用下列任一方法回傳登記:
      ◆ 掃描檔案寄至:avat.secretary666@gmail.com
      ◆ 紙本傳真至:02-2585-7679
      ◆ 紙本寄送或親送至:104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實體收件至201939止)
    7. 會員大會當日(3/17)亦可接受現場登記參選,至臨時動議結束同時即停止受理。
    8. 候選人請務必出席會員大會,並準備2分鐘自我介紹(歡迎自備ppt)。
    9. 第十二屆理監事當選人應於會員大員結束後,參與下午六點開始之「第十二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進行本屆理事長、常務理事及常務監事之選舉。

第十二屆【理監事候選人推(自)薦表】及【參選同意書】請點此下載。

藝術家集體控遭騙簽賣身契 全球華人藝術網 負責人聲押

很難想像,去年10月29日在台北地方法院門前,81位受害藝術家集體按鈴控告全球華人藝術網的行動與訴求,今年1月23日竟已出現令人意外的重大進展。

台北地檢署指揮調查局中部地區機動工作站搜索全球華人藝術網公司及負責人住處,帶回負責人林株楠及員工等6人訊問,晚間依涉犯詐欺罪嫌將林男聲押。

2019年早春,檢調單位的偵辦效率令人刮目相看!藝術界仍殷切期盼因被全華網矇蔽誤導,而簽署不平等同意書的藝術家能早日解套。

感謝為此案付出心力與行動的所有人士、機構、團體!

2018.7.6 「藝術家簽屬授權爭議」專案處理小組第二次工作會議現場照 (照片由藝創工會提供)
2018.10.29「藝術創作要保障 集體訴訟保權益」聲援活動
「渠道、膠卷與機器」魏柏任個展

關於展覽|

​依稀記得,曾有一卷家庭錄影帶,記錄我生命中一些重要的時刻。直到北上一人生活,想起了那些令人懷念的時候。原來,那卷錄影帶被擱置在當初拍攝的錄影機中。六七年過去了,那些人、事件及地方又重新地被顯影出來。

位處地下室的展場空間,須經由向下延伸的單一通道方能進入,低矮的天花板、橫樑、裸露的管線、交錯的結構或是安置其中的空調系統,帶有某種幽閉的機器性格。與此呼應的是,以一個拍攝者的目光觀看鋼筋鐵皮搭建而成的巨大廠房,其中堆置各類樣式繁多的傢俱、餐飲設備和金屬製品,那是母親日復一日工作的地方。

本次展覽將視線停留於特定物件―關於舊式錄放影機與膠卷錄影帶的詮釋。其中,揉雜展場空間的想像以及生命經驗場景的重新觀看,聚焦在「特定物件之於個人的生命意義」上。

渠道、膠卷與機器
魏柏任 個展
​2019.01.05 – 02.02

地點|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開幕|2019.01.05 16:00

座談|2019.01.19 19:00-20:00
地點|非常廟藝文空間 VT Artsalon
與談人|黃贊倫、王聖閎、陳貺怡

贊助單位|國藝會、台北市文化局

關於藝術家|

魏柏任

2016 – 迄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碩士
2012 – 2016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學士

About Exhibition|

I vaguely remember that there used to be a family video tape that recorded some of the significant moments in my life. Those yearning memories came back to me when I moved up north. I realized the tape was left inside of the recorder afterward. Those people, incidents and places that once existed were exposed again after the passing six to seven years.

Located in a basement where audiences can only enter through a downward one-way entrance, its low ceiling, crossbeam, exposed pipelines, staggered structures, and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ll bring a clandestine and mechanic character to the exhibition space. The sight took place from a photographer’s eyes looking toward a gigantic tin factory built by reinforcement, filled with piled up furniture, catering equipment and metal products, indicating the environment where the mother of the photographer worked. The two scenes above corresponded with one another.

This exhibition creates a way for audiences to rest sights on specific objects, and bring them to further read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old tape recorder and film tapes. It blends the imagination of exhibition space with the revisit of life scene, and target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meaning of specific objects toward one’s life experience.

Channel,film,and the machine
WEI, PO-JEN Solo Exhibition​​
​​2019.01.05 – 02.02

Venue|FreeS Art Space
Opening|2019.01.05 16:00

Discussion|2019.01.05 16:00
Date|2019.01.19 19:00-20:00
Venue|VT Artsalon
Guest|黃贊倫、王聖閎、陳貺怡

Sponsor|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NCAF) &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About Artist|

WEI, PO-JEN

M.F.A.,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TNUA, Taiwan (2016 – )
B.F.A.,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TNUA, Taiwan (2012 – 2016)

《體感溫差》

https://sensation-gap.com/

策展人:魏金禾
參展藝術家:吳宜曄、楊傑懷、鄭先喻
工作團隊:王友璿、張文瀚、黃郁惠

本次線上策展案《體感溫差》基於未來展覽形式將面臨全面線上化的可能提出發問:如何在生活世界逐漸數據化後仍保留創作的溫度?策展人魏金禾邀請藝術家吳宜曄、楊傑懷、鄭先喻三人分別在虛擬場域中進行實驗,由不同面向回歸至個體探索其中的創造性,並以科技媒介討論自身、社會以及其連結關係的影響與狀態。由片段的生活經驗作為切入點,試圖在無機的網絡中喚起體感、情感與共感三種不同的感知層次,不僅觸及最私密的身體經驗,也返回社會的群體經歷,重新賦予我們對虛擬間溫度的想像與可能性。最終,隨著線上展覽上線,所有作品與策展本身再次被虛擬世界檢驗,此種虛實間相互呼應,或許也是體感溫差間的一種樣貌。

實體展
展覽日期:2018/11/30-2018/12/29(週日、一休館)
展覽時間:11:00-18:30
展覽地址: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__

直播座談:
「體感溫差——怎麼從差很多到差不多?」
2018/12/16 21:30, YouTube 體感溫差 Sensation Gap,
與談人:魏金禾、王友璿、張文瀚、黃郁惠

「體感溫差——來杯蜂蜜檸檬吧,線上策展該何去何從?」
2018/12/23 21:00, YouTube 體感溫差 Sensation Gap,
與談人:魏金禾、蔡秉儒、陳岳詮

【YouTube頻道】體感溫差 Sensation Gap

__

指導單位:文化部
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場地協力: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Sensation Gap

https://sensation-gap.com/

2018 ARTS SCHOOL for YOUTH” Online Curatorial Project
Curator: Wei Chin-Ho
Artists: Wu I-Yeh, Yang Jei-Huai, Cheng Hsien-Yu
Creative Team Members: Wang Yu-Hsuan, Chang Wen-Han, Decon Huang

The exhibition Sensation Gap faces the possibility of full digitization based on the form of future exhibition: How to maintain the temperature of creation after the life world is gradually digitized? The creators and curators who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s in the virtual field respectively examined the different emotional levels i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tested them again with the virtual world as the exhibition went online.

Bricks-and-mortar Exhibition:
Venue: Digital Art Center, Taipei (No.180, Fuhua Rd., Shilin Dist., Taipei, Taiwan)
Date: 2018/11/30 ~ 2018/12/29(Closeed on Sun & Mon.)
Time:11:00-18:30

__

Live Streaming
“How to bridge the sensation GAP?:From brainstorming to bringing out the online curatorial project”
2018/12/16 21:30 @體感溫差 Sensation Gap YouTube channel
Commentators: Wei Chin-Ho, Wang Yu-Hsuan, Chang Wen-Han, Decon Huang

“Wanna have some honey and lemon with us? Let’s talk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online curation in the future”
2018/12/23 21:00 @體感溫差 Sensation Gap YouTube channel
Commentators: Wei Chin-Ho, Tsai Ping-Ju, Chen Yueh-Chuan

【Youtube Channel】體感溫差 Sensation Gap

__

Advisor: Ministry of Culture
Implementer: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Arts in Taiwan (AVAT)
Field Cooperator:Digital Art Center,Taipei

實習生招募簡章

單位介紹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前身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是一個全國性的藝術團體,自1999年成立至今,成功整合視覺藝術界的所有專業從業人士,包含創作者、策展人、藝評人、藝術理論工作者、藝術行政工作者與藝術教育工作者,以及畫廊與藝術經紀公司與藝術團體等。本著「為藝術家服務」之宗旨,視盟一直以來努力提供視覺藝術工作者於生活福利、專業資源資訊、法律諮商等相關服務事項及保障;開發、整合並監督視覺藝術環境現有資源;增進政府、民間企業及一般社會大眾對藝術文化的認知,改善國內文化長期發展的條件。並由以下五加一個面向-經營「福利社藝術空間」、建構「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執行「台灣當代一年展」、聯繫「國際交流事務」、實踐「社區與教育支援」、營運「台北數位藝術中心」,進一步擴大與嫁接藝術從業者與社會間的聯繫,實現視盟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核心價值,與藝術家站在一起,創造更健全的藝術從業環境。

營運空間介紹

|福利社FreeS Art Space|

福利社藝術空間由視盟的年輕義工群發想命名為「FreeS福利社」,FreeS可多元解讀為「自由共享的靈魂(Soul)、空間(Space)與工作室(Studio)等…」而福利社作為實體空間,為台北市都心提供一個同時兼容辦公、服務、講座、展覽、會議活動等多功能使用的空間,常態推動年度展覽徵件與評選,鼓勵新興藝術家提出具有學術性、實驗性的創作展出,並提供台灣策展人發表的平台。同時也提供視盟自主策展之主題展覽與國際年度交流展,為觀眾提供更多元的藝術展呈樣貌。

執行專案與計劃介紹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Taiwan Contemporary Art Archive|

以中英雙語化的「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簡稱「智庫」,TCAA)計畫發想為希望建立一個雲端平台提供台灣當代藝術的脈絡梳理與自我展現的最佳工具與載體,自2013年7月籌畫建置,2014年2月19日正式上線啟動至今,所規劃的項目和蒐錄資料已逐漸涵蓋台灣當代藝術類型發展,並定位為免費提供公眾使用的線上整合型平台,進行雲端國際連結,向國際藝壇即時且具體地呈現台灣藝術的當代性發展,有助於學術研究發展和策展實務,自期成為未來自我書寫台灣藝術史的基礎工程,並將台灣藝術家有效推向國際舞台。

|台灣當代一年展TAIWAN ANNUAL|

「台灣當代一年展」(前身為自2002年起逐年辦理之「台灣藝術家博覽會」),作為視盟主力推廣之年度大型展覽,亦為台灣當代藝術家之年度重點參與活動,2019年計畫延續於台北美術館園區之「花博爭艷館」舉辦的傳統,於9月21日至9月29日進行展出(暫定),並規劃有:主題策展區、藝術平權區、創作計畫區、微型策展區,同時也邀請國內外藝術替代空間共襄盛舉,並配合藝術即生活的理念設置異業結合推廣區,期許以各種角度及不同視野為藝術創造更多的邂逅。另外,也規劃了許多教育活動:專家導覽、藝術講座、展覽座談、國際藝術沙龍以及工作坊等,還有神秘隱藏活動喔。進入2019年的台灣當代一年展也將在既有展區規劃上配合當代藝術的流變規劃調整,繼續積極地推廣台灣當代藝術。

|其他|

視盟一直以來透過民間之力與國際間發展藝術交流網路,建置國際展演計畫合作平台,促成台灣與國際藝術家活躍交流的舞台;同時,為了更深入推廣藝術也安排有各式藝術教育活動如展覽座談、實習培訓課程等。

實習工作介紹

本實習計畫提供「福利社」作為藝術空間在營運上的細節與內容,並於日常庶務與空間維護上、展覽執行與佈卸展事務上實際接觸體驗;同時搭配有「專案計畫執行」的藝術行政機會,親身經驗一個專案的發起、溝通、籌劃與實踐的過程,利用實戰經驗的累積,使藝術行政的養成不再是理論先行,而是邊做邊學、邊做邊驗證理論的無價體驗。

視盟期許實習生可以透過展覽佈卸展協助、教育活動支援與體驗、展場維護與記錄等,切身體驗藝術展覽從無到有的過程,一起來一場經驗值激增之旅吧!

實習工作內容

視盟辦公室/福利社藝術空間 名額:5名

  • 行政庶務執行
  • 協助企劃資料蒐集
  • 國內外參展藝術家布展協助
  • 媒體宣傳、網站和社群網路協作經營
  • 視覺設計、排版、影片剪輯等協作
  • 作品收退件工作與紀錄
  • 展覽期間活動籌備與執行協助
  • 協助檔期間觀眾導覽與介紹
  • 須共同輪班櫃檯勤務及每日環境整潔維護

我們想要的就是你/妳

視盟強力徵求,喜歡藝術又充滿熱情動力的你/妳!在視盟實習,能快速累積經驗值、全身心的與藝術最近距離接觸,更值得的是,能遇見一樣喜好藝術的朋友,不限科系、不限年齡,不需經驗,這將是你接觸視覺藝術的第一步!我們相信每位藝術大使都是讓視盟更加完美的助力!

1. 必備條件

  • 有顆對藝術熱血的心!
  • 負責任、積極的都歡迎!!

2. 加分條件

  • 熟悉電腦文書處理及電腦繪圖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等軟體尤佳。
  • 其他外語能力(英/日/印/越……各種族繁不及備載)。
  • 各種獨門絕技都歡迎提出!

→視盟辦公室/福利社藝術空間 實習招募名額:計5名

實習地點與值班時間

  • 實習地點:福利社藝術空間(視盟辦公室)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 實習期間:2019年1月起至3月(約90天)
  • 實習時段:每週二至週六,11:00-19:00(排班制)
  • 備註:
    1. 建議每周至少排班二天,排班時間可協調。
    2. 若因學校規定或特定需求,請在填表後來信說明:avat.volunteer@gmail.com

實習須知

  • 因應業務需求建議攜帶筆電值班。
  • 服裝以整潔為主,但勿著露指涼拖鞋。
  • 進入正式實習前需參與教育訓練(暫定12/29,時間如有更動將再另行通知)。
  • 每週實習不得少於16小時(兩個全天班),如有特殊情形,得由本館核准後辦理。
  • 實習生在實習期限的90天 ,完成150小時以上時數 ,即可獲實習證明。

實習規範

  • 事假請於三天前報備 ,若有臨時情況或病假無法事先報備 ,也請於當日上班前告知,無故缺席3次者 ,本單位有權立即終止實習。
  • 實習期間接觸本單位未經公開發表之所有文件,未經本單位許可,不得擅自列印 、複製 、引用以及對外發表 。實習生於實習期間於本單位所取得之資料或文件(含實習報告),如有對外發表之需者,應先徵得本單位同意。
  • 實習生實習期間依本單位規定辦理打卡及請假手續 ,實習時數依打卡時數合計。
  • 實習生依規定時間到勤 ,實習期間如有不當行為或損害單位譽情事者 ,本單位除通知其就讀系所/就職單位外,並得終止其實習資格。

福利

  • 視盟為促進知識共享、技術媒合及藝術展演推廣,定期舉辦有展覽、跨領域表演、論壇、講座、工作坊等,實習生可享免費參與課程以及定期聚餐等福利。

如何報名

    • 第一步

請點選連結下載並填寫:【視盟x福利社 實習申請書】

    • 第二步

填寫完成後自由選擇附加以下一種或多種參考作品集

    1. 藝術評論
    2. 展覽企劃書
    3. 平面設計
    4. 影音製作
    5. 藝術創作
    • 第三步

將所有資料寄至:avat.volunteer@gmail.com

聯絡方式

實習生招募簡章下載電子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