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一個策展培力提案的討論會 - 節點場小側記

2022年10月22日於台南節點藝術空間進行第三場的討論會,邀請劉星佑作為聊天嘉賓。在新浜場與自學場的討論會後,於節點場打散了分組的模式,以一小組的方式進行最後一場的討論。首先每人提出自己所關注有關於「策展」的問題意識,並各自提出了相關的分享,如:

 

「獨立策展人跟獨立空間的關係」

「獨立空間怎麼把資源分給其他人?」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書寫工作坊所帶來的幫助」

「自己經營空間的人在做什麼?非機構以外的空間在做什麼?培力讓新的人不斷進來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獨立空間變成一個小型機構化的時候,還能怎麼思考?這幾年過去了,這些培力真的有進步嗎?還是是在討論同一個命題。」

「學院與當代藝術現場的落差」

「原民藝術的討論」

「如何以藝術史出發,關注縫隙的流動(書寫、藝術家、策展人)」

「資源分配、階級與展示工作方法論在務實的層面可以做什麼?」

「沒準備好的這件事:補助系統完善到可以先準備好,有步驟的規劃,所有事情都是準備好的,方向與目標越來越內縮,也沒辦法像一個機構在做事情。」

 

而在這些問題意識的提出下,我們聚焦在現在的「替代空間(獨立、展演空間)」與「機構」的關係進行近一步的討論,不管是補助系統完善的狀況下,替代空間(獨立、展演空間)該如何扮演其角色,也是對於在系統中的個人該如何反應。

一個策展培力提案的討論會 - 自學場小側記

2022828日於台北國際藝術村幽竹廳進行的第二場討論會,邀請一群人的自學成員與策展人黃又文擔任聊天嘉賓,共同與60多位前來現場的工作者共同討論,除了學生外,也有如美術館館員、博物館從業人員、藝廊業務、設計技士、行銷公關、醫師、非藝文相關上班族等不同背景人員參與。而在活動中,我們將人員分為三組進行討論,現場依據「不分科系學生」、「有一些工作與社會經驗(有策展經驗)」與「有一些工作與社會經驗(無策展經驗)」分為ABC三組,並彙整大家提出來的問題後,整理以下五個問題在小組中討論。

 

一、除了在展場裡面實踐以外,有沒有其他策展人可以實踐的方式?

二、可以怎麼開始做策展?

三、現在策展人關注的題目/議題有哪些?

四、現在各領域的「培力」方式有哪些?

五、策展人怎麼維生,在機構工作還是自己工作,自己怎麼工作?

 

也透過不同階段的交叉分享與討論,三組各在最後階段不顧慮現實可能,僅需考慮要培力的對象是誰,提出「那我們如何培力出這樣的策展人?」。其中學生組成的A,從「什麼類型的展覽」以及「策展人所需的能力」為思考去規劃課程提案,在討論中策展人的所需能力從包山包海的各式課程,逐漸聚焦於類似整合能力、實務經驗的操演機會;而B組因其背景多為博物館、美術館內的從業人員,以及有經驗的策展人,因此所思考的是如何從甲方的立場去提一個 OPEN CALL,以及期待來投件的乙方能如何表現出能執行的創意與可能;另外C組因為有著多領域的非策展工作背景,因此在他們的討論中會講到像「黑山學院」、「包浩斯學校」的案例,期待在課程中有更多跨領域思維的養成與實務操作,以及想像台灣館舍機構 OPEN CALL 的不同可能性。而在最後三組的共同交流中,三組變成三種類型的角色:渴望成為乙方的人、具甲方經驗的人、想像甲方的可能性,彷彿一場三方扮演的問答現場。

🌤台北好日麗2.0 - 2022中山好融異藝術計畫🏡

台北好日麗2.0是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自 2012 年開始執行的「中山好融異藝術計畫」衍伸出的子計畫,中山好融異藝術計畫在2022年迎來十週年,視盟在這十年間積極嘗試將藝術的多元與開放性帶入中山區的街坊鄰里間,期待透過公共藝術與公眾參與的方式讓藝術落實生活中。今年特別再次邀請2020年「台北好日麗日麗」的策展人陳念庭,系統性地回顧歷屆的執行成果與反應,用心聆聽中山區居民與過往十年間參與著的回饋,推出升級改版的「台北好日麗2.0」,讓公共藝術敞開在人們的生活中,用探索城市街廓的奇遇與趣味性,創造作品與環境良好的互動性,讓民眾除了對作公共藝術作品有認同感外,也讓市民對都市空間有了更多元有趣的發現與認識,進而推廣新型態的公共藝術得以實踐其中,和居民共居、共處的概念。

Art can’t enforce people to do anything, but can invite people to join it.

「台北好日麗2.0」公共藝術計畫相信藝術並非強迫人們做什麼,只是邀請大家一同參與。本屆的活動基地圍繞在中山區晴光市場周邊區域,晴光市場周圍歷經了長久的演變造就了現今多元文化的形態下,各種族群共同經歷不同階段的興衰演變持續在這個地方共存共榮。參與的藝術家共六組,除了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外還邀請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新銳藝術家一同將海外的公共藝術特色帶給台灣的大小朋友,展出基地涵蓋圖書館、學校、公園與市場等里民熟悉的多元複合式公共活動空間,誠摯地邀請市民大眾藉由公共藝術踩點來場城市間的藝文探索再發現。

.
🌻🌻🌻 台北好日麗2.0 🌻🌻🌻
時間 Date|2022.10.8 Sat. – 10.23 Sun.
地點 Venue|台北市中山區晴光市場周圍社區
策展人 Curator|陳念庭
藝術家 Artists|陳穎亭、王瑞華、石孟鑫、Darar Baek、Wlifred Lim、Kevin Fee
贊助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合作單位|台北市中山國小、恆安里里民場所、晴光市場、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超親密小戲節

一個策展培力提案的討論會 - 新浜場小側記

2022年6月12日於高雄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進行的首場討論會,邀請方彥翔與謝宇婷共同擔任聊天嘉賓,共同與20多位前來現場的工作者共同討論,除了學生外,也有如文字企劃、不動產業、媒體工作者、室內設計師與藝術行政等人員參與。而在活動中,我們將人員分為兩組進行討論,現場依據「學生、剛起步」與「有一些工作與社會經驗(不限領域)」分為AB兩組,並彙整大家提出來的問題後,整理以下五個問題在小組中討論。

 

一、除了在展場裡面實踐以外,有沒有其他策展人可以實踐的方式?

二、可以怎麼開始做策展?

三、現在策展人關注的題目/議題有哪些?

四、現在各領域的「培力」方式有哪些?

五、策展人怎麼維生,在機構工作還是自己工作,自己怎麼工作?

 

也透過不同階段的交叉分享與討論,兩組各在最後階段不顧慮現實可能,僅需考慮要培力的對象是誰,提出「那我們如何培力出這樣的策展人?」其中一組針對「藝術季策展人」的工作內容作為索引,在所必需具備的能力、特質與研究方向做討論,並以近年幾個重要的地域型藝術季作為案例思考;而另一組則經由自身的工作經驗,針對「無經驗但對策展有興趣,沒策過展沒拿過補助人」,在有關注議題的角度上,如何進行策展?如:樂齡長輩、工創經驗、新住民、移工、精障者等,我們如何設計營隊、媒合制等方式,以展覽提出關注。

視盟觀點|來自烏克蘭畫廊協會(Ukrainian Galleries Assiciation)的請願
疫情趨緩後,國際交流事務稍顯回溫,然而通膨、烏俄戰爭等又使得國際局勢雪上加霜。為回應國際局勢,加快解封腳步,文化部延續「亞西及南亞地區與臺灣文化交流合作補助」政策,協助台灣藝文機構與團體,保持和烏克蘭、俄羅斯地區間的合作創製及雙向交流。

 

視盟邀請交流多時的烏克蘭夥伴機構來台灣進行藝術進駐計畫,他們感謝之餘,同時集結烏克蘭政府文化部門、英國烏克蘭文化協會、在地藝文機構與視覺藝術、戲劇、音樂、電影等各領域藝文創作者提出連署,沉痛表達對文化部同時支持戰爭加害國與受害國的文化政策,深表「無法理解」、「不可置信」、「難以接受」,他們希望透過視盟,讓台灣官方了解到烏克蘭當地藝術界的聲音,同時期盼文化部正視這樣的政策將引起的衝擊。視盟進一步說明,就視盟對此案的瞭解,此計畫所補助的俄羅斯藝術工作者,僅只針對因為公開發言反對反抗俄羅斯政權發動對烏戰爭、支持和平的立場,而不見容於俄羅斯國內,以致被迫流亡的俄羅斯藝術家所提供,然而文化部英文官網僅提及:「Taiwan is reaching out to refugee artists from Ukraine, Russia, or other areas that are affected by war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global artistic talents.」,這樣的說明未臻詳盡,致使深受戰爭迫害的烏克蘭機構與藝術家徒增不必要的誤會和聯想。

文化部基於國際人權的主張與美意,向深受戰亂影響的藝術家伸出援手,展現台灣民主社會終戰和平的信仰與價值,然而對國際的宣達,未能洞見同理受害者敏感的體認,先行細緻完整地說明本案意旨,造成誤解,實屬遺憾,建請即時改善。

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不同社會之間,人與人細密的溝通,對於化解歧異、增進了解、以致促進外交極有幫助,文化部國際交流作法應求細緻,才能將前進的思維和政策美意精準完整傳達出去, 持續提升臺灣在國際合作交流上的能見度, 專業度與深度。

 

生命匿跡的缺憾—溫晉豪個展《失落共同體》

福利社將於72日至730日展出溫晉豪個展《失落共同體》,此次展出以平面裝置與攝影作品為主,藝術家藉由日常鏡頭與標本呈現超現實影像,使觀眾進入展場時,在靜謐的時光中體驗一種靜態的多群集狀態,如同在曠野中驚覺牠們伴隨在自己身邊一般,經由凝視得知關於牠們生命的種種。《失落共同體》引領觀眾與作品互相觀看,通過感知與當下經歷來詮釋關於生命中的參與與缺席、凝視與輕忽、感受和無覺,參觀動物與人的荒誕時刻。

 

藝術家溫晉豪說:「失落共同體源自諸多生命從生活中匿跡的缺憾。」


人類曾經生為一種動物,在社會成就的同時,也讓許多動物缺席其中。人對於之外的世界儘管無比熟悉,可是似乎再難意識到動物的存在,逐步失去鳥叫蟲鳴的匱乏感彷彿明示著人類經已不再紮根於世界中。

將標本置入人類社會的荒謬與獨立感將化為一種孤獨,或許每一個人都視他人為野獸,即使互相凝視,除了軀體碰觸之外全都遙遠得不可捉摸,意識也好、生命也罷,在這個人類之城中盡情地物化彼此。

 

其作品圍繞著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細節,透過拘禁/送遞、守候/等待、交錯/凝望等概念建構影像,化為裝置,讓動物穿梭在城市裡,伺機而動,而在街頭與世界一次次相遇中,道盡生命的參與和缺席。

 

備註:目前為疫情嚴峻時期,敬請各位觀眾配合戴口罩、量額溫、手部消毒等防疫措施, 福利社與您一起維護台灣公眾的健康。

 

 

展覽資訊

展期│2022 72日— 2022 730日 ,周二至周六 11:00 – 19:00

地點│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B1

開幕│2022.7.2 (Sat.) 15:00

展覽座談│2022.7.16 () 14:00 

與談人│ Andy

 

2022台灣當代一年展TAIWAN ANNUAL
官方網站正式上線

自2002年起,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舉辦視盟藝術家博覽會,2016年更名為台灣當代一年展,聚焦於藝術平權、多樣開放及國際交流,致力開創另一種自由的當代藝術展覽平台,展現台灣當代藝術多元的可能性。去年2021年迎來二十週年紀念,以「虛實整合、數位轉型」作為承先啟後的主軸,努力為策展人與藝術家開創不同以往的表現可能,也為觀眾帶來更多全時性的觀展機會。
邁向第二十一週年的現在,正式成立官方網站,不只表達見證這塊土地五分之一個世紀的藝文發展,更是宣告與各位攜手邁向更活潑演變的未來。以各式形色像素為設計概念,視覺上跳躍流動,彼此間同時緊密相連,以微小的力量逐漸匯聚成洪流,表達本展「多元、自由、跨界、啟發、永續、社群」之精神。超越距離及限制,希冀成為「New Normal新常態未來」生活中一道溫暖的藝術力量。
以平權為衷的一年展,「一年聚焦」展區多年來不限身份與媒材公開徵件、「一年培力」展區扶植策展新秀、「評審團獎」促進創作者未來發展機會、「公共藝術」展區與「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展區邀請大家多元思考生活與藝術的發展,我們舉辦多樣活動與講談,同時積極拓展國際網絡,讓台灣與全球另類的藝術實驗或替代空間共同展演,提供有別於以往以畫廊為單位的藝術博覽會展覽機制。
非常感謝多年來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鼓勵,視盟會繼續邁步向前 ! 2022台灣當代一年展 「TAIWAN ANNUAL」誠摯地邀請各位一同擁抱、迎接更多跨界與科技合作的「New Normal新常態未來」,奮力探掘永續環境關懷的無限藝術可能。

✸ 網站設計製作|0gram零克有限公司

➠ 2022 台灣當代一年展
✸ 主展場|線上展 9/3 ~ 9/30
✸ 評審團獎入圍特展|空總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9/10 ~ 9/18

✸  2022台灣當代一年展Facebook粉絲專頁

2022藝術教育實驗所_培養皿計畫

有感於台灣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缺乏,視盟AVAT(台灣視覺藝術協會)期望透過「藝術教育實驗所_培養皿計畫」,建立一個挑戰傳統美術教學的學習社群,並提供致力於藝術教育的工作者舞台,拓展當代藝術在學校教學課程上的運用。

本計畫鼓勵有志於藝術教育、想了解更多藝術課程教案撰寫的大學生或青年藝術家,結合多元學科領域,並融合學校的在地議題,進行跨域性的藝術教育實驗計畫。

在課程計畫上我們以講師親自帶領培養皿的各位學員,學習藝術相關課程設計,及包含教案撰寫、設計與精進等,並著重於學員如何運用藝術去做跨領域與生活議題的結合。

而各學員的課程設計成果,將由計畫導師評選,讓受選計畫付諸實踐。
獲選者除了可以實踐自己的課程進行教學,並能夠規劃一檔展覽,將其成果公開推廣,還能獲得實踐經費新台幣2萬5000元。

藝術教育並不只是純粹的創意與手作,它讓人可以體驗、了解社會議題之下的價值及意義,並創造多樣性的思考與觀點。期待對藝術教育有熱忱的你/妳加入培養皿計畫的行列

 

報名資訊

申請時程:即日起 至 5月31日

報名方法:僅需於填寫報名表時填寫基本資料及課程基本相關問題即可

 

點我報名

 

報名費用

👉完整套票課程$2500

視盟會員再享 8 折優惠!!!

僅開放8組!名額有限有興趣就快報名

▎注意事項

👉 報名時需填寫藝術課程相關問題。
👉 無審查機制,可組隊報名,依報名順序入取。
👉 組隊參加團隊推派一代表購票即可,並於報名表填寫團隊人數(一團隊至多2人)。
👉 完整工作坊課程須以套票報名。
👉 需配合酒精消毒手部、量測體溫、戴口罩,並禁止體溫超過37.5度者或有收到足跡重疊簡訊者入場。
👉 報名成功後將不提供退費。

 

更多活動內容請關注視盟臉書,或寄信至 avat.art.tw@gmail.com 詢問。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指導單位:文化部

相關文章及報導
追蹤我們
【撒古流涉妨害性自主案 視盟籲請檢視國家文藝獎與國際參展等資格】

有關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遭傳疑涉妨害性自主案,視盟針對此事件提出三點聲明:
一、撒古流・巴瓦瓦隆為第20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獎者。國家文藝獎旨於彰顯創作者的藝術成就,及其貢獻獲得專業領域的高度肯定。然,藝術本應奠基於尊重、平等原則之上,今得獎者傳出涉及對他人身心自主之脅迫與侵害,若屬實,籲請撤回國家文藝獎殊榮。
二、撒古流為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參展藝術家,今涉入性侵疑雲,其代表台灣藝術界參加大型國際雙年展資格之適切性,主責機關台北市立美術館應謹慎評估。
三、撒古流獲選第15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台灣參展者之一,在真相未釐清之前,暫停任何公共資源的持續投入與資助。
基本人權不分身分、職業、性別和族群,理應受到保護 ;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及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皆為國際當代藝術發表的重要場域,藝術家當以最高標準看待之,在真相未能釐清之前,相關單位更應謹慎以對。

請在這裡輸入標題

        2021年12月4日至2022年1月8日,來自台灣的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與摩洛哥丹吉爾當地的獨立藝術空間 Mahal Art Space 聯合展出,以 Mahal Art Space 10月在2021年台灣當代一年展線上展的展覽主題《What Dies Last》出發,籌辦作為日前合作延續的實體展覽。本次展出邀請了摩洛哥本地藝術家 Mohamed Haïti、Ahmad Karmouni、Rahma Lhoussig、Réda Boudina、Diyae Bourhim、Mehdi Ouahmane、Imane Zoubai,以及入圍今年台灣當代一年展一年聚焦評審團獎20位藝術家之一的台灣藝術家鄭雅璇,在 Mahal Art Space 策展人 Nouha Ben Yebdri 的規劃下,共同在 Mahal Art Space 藝術空間實體展出他們的精彩作品,展開不同文化背景藝術間的對話。

        本次跨國交流、跨地展出、綜合線上與線下藝術活動的合作,始於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所發起的國際交流項目「西亞南亞交流計畫」,除了相互分享各國藝文生態、共學非營利的營運策略,促進多方對話與連結, 同時盼於未來建立長久的雙向交流模式,形塑出穩固的「國際夥伴關係網絡」。 此外,亦期許能藉此拓展大眾對藝術的既有想像,看見文化流動的可能性與多樣性。

 

展覽與合作單位簡介

        《What Dies Last》 是一個跨領域的共同展出,匯集了七位畢業於德土安美術學院的摩洛哥藝術家,展出他們的一系列作品。這群新一代年輕藝術家甫離開校園,即踏入了深受新冠肺炎影響的動盪世界,使他們的職涯發展面臨巨大挑戰。

        本展覽旨在從本地角度探索當前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透過藝術實踐主動形塑未來的樣貌;同時希望大眾關注年輕藝術家遇到的困境,深入探討他們關切的事務,並反思當代摩洛哥如何支持這些藝術家。

        Mahal Art Space 是一個多面向、開放和實驗性的藝術空間,發想、設計並舉辦展覽、放映、工作坊和駐村等活動,盼促進對當今社會、生活方式和歷史的批判性反思,並協助藝術家和觀眾學習與發展。

Mahal 的目標是:

– 支持年輕/新興藝術家建立藝術事業。

– 為研究、生產、展示和交流提供空間和工具。

– 提供關懷和開放式討論,鼓勵批判性思維。

– 提出教育和折衷計劃。

– 以最多元和包容的方式探索藝術與教育的關係。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是一個中介型非營利組織,自1999年成立至今,致力開發並整合視覺藝術環境現有資源,監督政府文化政策,支持或規劃相關視覺藝術與創新計畫,為個人、團體和機構提供專業諮詢,組織或貢獻各種專業。透過規劃展覽、講座活動,並推動國際交流項目,進行社區及藝術教育,與建置資料庫等多項內容,促進藝術的參與和教育,鼓勵擴展藝術交流與對話。

 

參展台灣藝術家 鄭雅璇

        鄭雅璇,生於台灣高雄,目前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文化碩士班攻讀藝術碩士學位。近幾年從國內駐村與聯展、個展機會,持續關注於「生命/時間」與「人/意識」的關係,其創作選擇由現成物、錄像、聲音與行為作為發展作品之主要媒材,並以同主題作系列性之發展。

 

展覽資訊

時間:2021.12.04-2022.01.08,週三至週五 16:00-18:00,週六 10:30-13:00、16:00-18:00

地點:Mahal Art Space (122 Av. Sidi Mohamed Ben Abdellah, Tanger, Morocco)

*展覽亦可事先預約前往,預約請以email、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訊息或電話 +212 6 91 58 29 53 聯繫 Mahal Art Space。

更多資訊請見:

Art On Air 藝術放送中 Facebook 粉絲專頁Instagram 帳號 ( 「Art On Air 藝術放送中」為視盟國際交流項目露出平台)

Mahal Art Space Facebook 粉絲專頁Instagram 帳號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Mahal Art Space

贊助單位:文化部

 

The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Arts in Taiwan (AVAT) and Mahal Art Space, a Morocco based independent art space, cohosted an exhibition from December 4, 2021 to January 8, 2022. This physical exhibition is a continuance of Mahal Art Space’s online exhibition “What Dies Last,” which attended the TAIWAN ANNUAL in October, 2021. AVAT and Mahal Art Space jointly invited local Moroccan artists Mohamed Haïti, Ahmad Karmouni, Rahma Lhoussig, Réda Boudina, Diyae Bourhim, Mehdi Ouahmane, Imane Zoubai, and Taiwanese artist CHENG Ya-Hsuan,one of the 20 artists who were shortlisted for this year’s Focal ANNUAL Jury Prize for TAIWAN ANNUAL. Under the planning of Nouha Ben Yebdri, curator of Mahal Art Space, the artists will jointly exhibit their wonderful works in Mahal Art Space, and start a dialogu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arts.

The cooperation of transnational exchanges, cross-regional exhibitions, and integrated online and offline art activities began with the West Asia and South Asia Exchange Project initiated by AVAT. In addition to sharing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various countries, learning non-profit operating strategies, and promoting multi-party dialogue and connection, AVAT also looks forward to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two-way communication model in the future to form a solid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network. AVAT also hopes to expand the public’s imagination of art and guides them to see the possibility and diversity of cultural flow.

“What Dies Last” is a multidisciplinary exhibition featuring a series of works by seven Moroccan artists, all graduates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Fine Arts in Tetouan (INBA). They are par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artists who are beginning to take their first steps outside the academic framework, in an unprecedented moment, marked by the pandemic of the COVID-19 virus, and by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one on all the already existing crises. This phenomenon aggravates, even more, all the difficulties inscrib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artist’s career.

From a general point of view, it is an exhibition that proposes to explore global and shared current issues from local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take an active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ture through artistic practices. At the same time, and more specifically, it is an invitation to focus on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young artists, to delve into their concerns, as well as to develop a reflection on the opportunities that the current era offers in the Moroccan context to support and empower them.

Mahal Art Space is a multi-faceted, open, and experimental art space that conceives, designs, and hosts exhibitions, presentations, gatherings, screenings, workshops, and residencies, with the aim of promoting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oday’s society, lifestyle, and history. This space is intended as a pla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or both artists and the audience. It offers artists a space for freedom of reflection and creation, as well as an opportunity to develop and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careers. For the audience, Mahal aims to be a committed space, from which to discover new narratives, alternative stories, and recondite places.

The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Arts in Taiwan (AVAT) is an intermediary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99, AVAT has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and integrating existing resources in the visual arts environment, supervising government cultural policies, and supporting or planning related visual arts and innovation projects, recruiting professionals from various fields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consulting for individual artists, art groups and institutions. Through planning exhibitions, lectures, and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jects, AVAT has promoted art education in local communities and established art database, which help further promote art participation and art education of the public, and encourage the expansion of art exchanges and dialogues.

 

ABOUT CHENG Ya-Hsuan

CHENG Ya-Hsuan was born in Kaohsiung, Taiwan. She is currently studying for her master degree in the department of Contemporary Visual Culture and Practice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She has been participating in some art residency programs and several individual and joint exhibitions, and has been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fe and time and that of people and consciousness. CHENG uses ready-made objects, video, audio and behavioral arts as the main medium to create her works and develop art series accordingly.

 

What Dies Last: Mahal Art Space X AVAT

🕒Opening Hours🕒

Wed – Thu – Fri: 4pm-6pm

Sat : 10:30 am-1pm / 4pm-6pm

You can also visit the exhibition by appointment. Please contact Mahal by email, Facebook, Instagram or at +212 6 91 58 29 53

Organizer: The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Arts in Taiwan (AVAT), Mahal Art Space

Sponsor: Ministry of Culture in Taiwan

More information:

Art On Air FacebookInstagram

(Art On Air is a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latform establish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Arts in Taiwan)

Mahal Art Space FacebookInstagram

 

 

#ArtOnAir #AVAT #culturalexchange #art 

#TwoWayCooperation #MahalArtSpace

#2021亞洲當代藝術共策計畫 #西亞南亞交流計畫 #視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