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展訊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於2024年03月02日至2024年03月30日,展出藝術家丘智偉的個展《河邊的巨大之物》。展覽以攝影、錄像和雕塑裝置呈現藝術家在河堤、高架橋下與河邊的獨特視角。

在這個充滿現代建設的城市中,橋上車流穿梭,而橋下則是一片寧靜的水面與荒涼。藝術家丘智偉透過攝影機捕捉到這些被忽視的風景,將它們視為巨大的紀念碑。高架建設、無限延伸的河堤、巨大的河流,這些巨大之物既熟悉又陌生,在日常中往往被忽視。

藝術家試圖重新定義這些「巨大之物」,將它們視為輕盈的紀念碑,代替他說話的空間,紀錄生活中各種大小、快慢、輕重、永久與瞬間的片刻。這些作品如同堆疊起生活碎片的紀念之物,呼喚觀者去細緻觀看、思考並珍惜生活中那些或許被遺忘的瞬間,偷過藝術家丘智偉的作品重新感知城市風景。

| 展覽資訊 |

▎藝術家 Artist|丘智偉CHIU Chih-Wei

▎展期 Dates|2024/03/02(六)- 2024/03/30(六)

▎展覽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週二至週六 11:00-19:00,免費參觀

▎地點 Venue|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開幕 Reception|2024/03/02(六)15:00

▎展覽座談 Forum|2024/03/09(六)15:00

▎與談人 Panelist|劉千瑋 LIU Chien-Wei / 羅智信LUO Jr-Shin

展覽活動詳情

〈記憶地景 Landscapes of Memory〉

凝望著我們的記憶,有時就像凝望著廣闊的地平線。有些遠處的片段朦朧迷離,但當我們將視線拉近時,它變得清晰而明亮。然而,所有的記憶都僅只是從我們當下的腦中畫面所構成,它從許多區塊組成,甚至其中一些是來自於我們的想像。

這個計畫深入探討了「記憶」的複雜性,從表層開始,層層剖析,直到得以洞察深處。在這裡,我們透過童年經歷、公民身份、社區、家庭,以及神經系統特性的影響來探索「記憶」。

隨著歲月流逝,記憶凝聚成某種歸屬感,超越了個體界限,逐漸帶有集體性。我們透過反思,深刻思考與戰爭、移民、殖民文化遺產等創傷經歷相關之集體記憶,將會如何影響我們自身與下一代。

在這次展覽中,兩位烏克蘭藝術家 Maria Proshkowska 和 Olha Kuzyura 與兩位台灣藝術家林安琪和陳飛豪,共同探索「記憶」與自我人生重大轉折之間的複雜互動,尋求「記憶」如何形塑人們的世界觀,又如何影響人們對於重大事件的判斷和反應等各方面的解答。

〈記憶地景〉是延續 2022 年,由烏克蘭籍策展人 Marta Trotsiuk 與三位藝術家共同合作的展覽計畫〈記憶邊境〉。本次計畫中,策展人以相似概念集結四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他們對於藝術研究交織的成果,其中烏克蘭的部分是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支持中創作而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憶地景  Landscapes of Memory

   ────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Digital Art Center, Taipei

展覽日期|2024 / 01 / 13 Sat. – 01 / 21 Sat.
策  展  人|Marta Trotsiuk
藝  術  家|Maria Proshkowska (烏克蘭) Olha Kuzyura (烏克蘭) 、林安琪 Ciwas Tahos (台灣)、陳飛豪 CHEN Fei-Hao (台灣)
活動網址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台灣視覺藝術協會,Gallery 101
場地協力: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2025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展覽計畫展是由視盟(AVAT)與悍圖社攜手合作,誠摯邀請各位藝術家或藝術團體參與2025年度展覽計畫的徵件。此徵件旨在提供一個充滿創作活力的展覽空間,以促進對藝術的深度探討,同時為老將與新秀藝術家提供展示才華的舞台。

計畫緣起源於對藝術公民服務與藝術環境回饋的初衷。透過展覽空間,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期望促進藝術對話,拓展藝術視野,並激發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性。

2023年度共有8位/6組獲選的藝術家,在各展覽中分別呈現性質、形式皆迥然不同的創作手法及觀點思考。包含許芯慈個展《打包的方式》、何昆瀚.段沐雙個展《虛幻主體》《薄 影像》、阮原閩.翁榛羚.鍾佩蓉 聯展《掀開那刻》、謝其軒個展《又再做了一場白日夢》、石梓廷個展《後臺有誰》。

本屆開放徵件預計選出 4 至 6 件展覽計劃,每檔展覽展期依該年度安排約 4 至 6 周,獲選之提案計劃,約從 2025 年 3 月開始展出,展出日期由福利社協調安排。為推廣無紙化,報名採線上徵件,需透過視盟會員系統報名,報名者依規定須為中華民國國籍且為視盟有效會員,展覽主題、作品創作內容及媒材不拘,然該申請計劃需為首次公開發表。獲選者除可免費使用福利社展覽空間外,也提供燈電設備、印刷宣傳、座談活動等經費補助。投件時間自 2 月 4 日起至 3 月 31 日 19:00 截止,歡迎藝術創作者們踴躍投件。

聯絡資訊:

  • 電子信箱:freesartspace@avat-art.org
  • 聯絡電話:02-2585-7600

◍ 徵件日期2024.02.04 – 03.31

更多第一手消息請追蹤FB粉專➠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視盟官網 

視盟會員系統 

徵件簡章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將於2024年01月06日至2024年02月03日,展出藝術家張子恩的個展−《學習成為一棵樹》。這場以行為檔案影像為主軸的展覽,將觀眾帶入一場跨越瞬間與永恆的心靈探索。

展覽以《創世紀》中的經文引言:”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 為出發點,透過行為檔案影像、平面繪畫、藝術書籍,及自然元素等多種媒材的交織,試圖拼湊出無形的「形象」。

藝術家深受哈利勒・紀伯倫的啟發,認為「樹是大地寫給天空的詩」,如同塔可夫斯基所言,藝術家像是用一隻手觸及大地,另一隻手則奮力指向無限的某處。這場展覽將觸及永恆,始於大地根基,指向高遠的天空。樹與人的關係,在細心思索下,蘊含極深的藝術含義。展覽由寫生起始,以行為錄像作結,將觀眾引導至朝向聖地的每一步,透過觀者的參與,延續那個永遠在擴張的「永恆的成為」。

| 展覽資訊 |
▎藝術家 Artist|張子恩CHANG Tzu-En
▎展期 Dates|2024.01.06-2024.02.03
▎展覽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週二至週六 11:00-19:00,免費參觀
▎地點 Venue|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開幕 Reception|2024.01.06 (六) 15:00
▎展覽座談 Forum |2024.01.25 (四) 14:00
▎與談人 Panelist|王柏偉 WANG Po-Wei /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馮馨FENG Hsin

展覽活動詳情

一群藝術家相約於海產攤聊天、喝酒、談藝術,在這強勁的東北風吹拂下,激發出屬於南島的創作能量。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將於 2023 年 1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2 月 16 日,展出魚刺客聯展—《魚刺客 / 作伙搧海風》,邀請王國仁、何佳真、林純用、周耀東、陳彥名、盧昱瑞等六位藝術家共同參與,針對「海洋生命」為核心命題,展現出鮮明的南島精神。

魚刺客的成員,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獨特的創作風格,卻對於海洋美學有著共同的熱愛。一群藝術家經常相約於海產店、路邊攤等日常的聚會場所談論藝術,跨越藝術對於高雅、精緻的追求,這種平凡且熱情的精神皆呈現於展場當中,擁有多元、真實的對話交流,以喚起大眾對於海洋生態的關注。

當代藝術新聞總編輯鄭乃銘表示:「魚刺客,不是被框架被綁死的藝術團體……他們鼓勵個人建立獨特創作性格,但也同時在相聚的過程;充分建立對時事環境發生事物的關切;並進而能匯聚成團體共識話語權。」期望真實又溫暖的創作,能夠觸動人心。本次展覽期間亦舉辦展覽座談,邀請與談人鄭乃銘與藝術團隊魚刺客激起更多展覽與作品之間的對話與想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覽資訊 |

▎藝術家 Artist|魚刺客/王國仁WANG Guo-Ren、何佳真Ho Chia-Cheng、林純用LIN Chun-Yung、周耀東CHOU Yao-Tung、陳彥名CHEN Yen-Ming、盧昱瑞LU Yu-Jui

▎展期 Dates|2023.11.18-2023.12.16

▎展覽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週二至週六 11:00-19:00,免費參觀

▎地點 Venue|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開幕 Reception|2023.11.25 (六) 15:00

▎展覽座談 Forum |2023.12.02 (六) 15:00

▎與談人 Panelist|當代藝術新聞總編輯 / 鄭乃銘 Cheng Nai-Ming

 


展覽活動詳情

〈電報誌:無畏的群像〉期間限定展出 以藝術作為文化交流的橋樑

視覺藝術聯盟與烏克蘭文化代表暨 FreedomCode 共同創辦人 Kseniia Maslakova 合作,宣布共同舉辦「電報誌:無畏的群像」展覽。這個以藝術交流的文化外交活動於 2023 年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21 日,在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圖書室特別展出。本次展覽將展出備受讚譽的烏克蘭藝術書籍《Telegraf.》(電報誌)及其收錄的藝術家創作,該書因創新的文化外交方法而獲得 D&AD 獎項的肯定。《Telegraf.》講述烏克蘭在當今充滿挑戰的時代中展現的韌性與創造力,反映烏克蘭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透過烏克蘭創作者在俄烏戰爭中的視角,描繪關於這場全面侵略的戰爭。這本書在全球各地皆受到關注,曾在白宮展出,頗受好評,烏克蘭澤倫斯基總統也親自參與其中,並曾獲得國際媒體的專題報導。本次展覽是台灣和烏克蘭民間藝文團體的合作,由視盟、Telegraf 和 FreedomCode 推動。烏克蘭媒體也將報導本展覽的盛大開幕和亮點,展現國際影響力,促進台灣與烏克蘭之間更深層的聯繫。〈電報誌:無畏的群像〉證明了藝術在建立跨文化連結時的力量,將於12月7日(四)16:30 舉辦開幕及座談活動,由 Telegraf. 代表 Kseniia Maslakova 主講「藝術家如何回應危機時刻」,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參與台灣和烏克蘭的藝術交流,感受創作帶給我們的堅韌、創造力和文化理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報誌:無畏的群像     

Telegraf. Creativity of The Brave

展覽資訊|2023 / 11 / 30 Thu. – 12 / 07 Thu.
開幕座談|2023 / 12 / 07 Thu. 16:30
展出地點|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11:00-19:00

主辦單位: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合辦單位:Telegraf,FreedomCode

藝術家石梓廷將於2023年10月7日至11月4日,在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展出個展《後臺有誰》。「後臺有誰」類似臺語「後壁有誰」(āu-piah-ū-siáng),除了是藝術家常在作品中形塑的諧音梗,也是本次展覽動機,更是創作者對自身的一則提問。

回應藝術家趙世琛對傅柯的文章《後臺作為一種方法》,石梓廷將家中產業及個人創作歷程視為「後臺」(backstage) 經驗,對應藝術創作於各式場域中所呈現的「前臺」狀態。基於閱讀此文的情感投射,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揭示了身體的勞動性,進而帶出個人生命經驗中的部分元素:技術鐵工產業中的「複製」、「程序性」及「精準度」。

回顧石梓廷於2022年製作的「GHAI SHOU—神之左手」、「GHAI SHOU—惡魔之右手」二件作品,皆呈現因地、時、物產生的延異狀態。本次展覽亦以此為出發點,討論技術普及的時代中,透過學習各式技術所產製而成、充滿複製性的手作物件中,如何以量變與質變的角度建構所謂的「真實」。故此,本次展覽更完善了「工廠遊戲」——藝術家於2017至2022年的繪畫創作中論述的核心概念,且形式不僅涉及繪畫,更涵蓋立體裝置、雕塑與動畫。在展覽中,藝術家構築「首」與「手」的關係,以及其同時作用的產物—「體跡」。在性質上則以像素化方式呈現,且將「物」的延宕過程遍布於整個展覽空間。

石梓廷自言,近期認為場域對個體影響甚大,也回想起在學院內曾為古典寫實技術沉迷成痴的狀態。因此,藝術家將工廠與美術學院中建構而成的疏離個體,重新組合為本次展覽的元素。在幽微的矛盾感受中,透過對「後臺」的觀察與介入,體現藝術家主觀視角下的工廠狀態,並建構「真實」的方法論。

| 展覽資訊 |
▎藝術家 Artist|石梓廷 SHIH ZIH-TING
▎展期 Dates|2023.10.7-2023.11.04
▎展覽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週二至週六 11:00-19:00,免費參觀
▎地點 Venue|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開幕 Reception|2023.10.07 (六) 15:00
▎展覽座談 Forum |2023.10.28 (六) 14:00
▎與談人 Panelist|莊偉慈 CHUANG Wei-Tzu、趙世琛 CHAO Shih-Chen

展覽活動詳情

或許我們都是游牧者「游牧藝術計畫:包裹起一片土地」

西亞南亞交流計畫是視盟自2018年進行的國際交流計畫,從臺灣觀點出發,與西亞、南亞等地區之獨立藝術組織/團體進行對話交流,透過邀請展出、交換駐村、媒合共創等合作方式,進行多元開放的藝術生產,締造臺灣與國際間的連結,並展現不同於西方視角的亞洲藝術能量。2023年,受到吉爾吉斯藝術機構 B’Art Contemporary 的邀請,以公開徵件方式推薦策展人盧芛參與由 Shaarbek Amankul 所策劃的「遊牧藝術計畫」(Nomadic Art Project),透過和吉爾吉斯當地人學習傳統的遊牧文化的過程中,進而思考「遊牧」之於當代的意義。盧芛於回國後持續發展此概念,與共同參與藝術營、來自美國、墨西哥、吉爾吉斯等地之六位藝術家合作,透過多文化的背景和媒材以展覽「包裹起一片土地」進行回應。「遊牧」在本展中並不是一個固定不動的概念,本展除回應當代遊牧的意涵,也連結了藝術家自身遷移過程中的路徑,透過共同在吉爾吉斯的旅行時光,經驗著自身族裔、文化和土地之間的模糊邊界,以具有創造性方式,連接了自身文化及傳統和當地圖像的關係。「包裹起一片土地」於臺灣當代一年展期間(2023年8月26日至9月3日),進行虛實整合雙展場的展出。

「傳說中,當上帝在分配土地給地球上各個民族時,吉爾吉斯人正在睡覺。吉爾吉斯人醒來後發現沒有分得土地,便央求上帝至少給他們一點東西。上帝可憐不幸的吉爾吉斯人,於是給了他們原本要留給自己的一片土地……那是一片美麗大地,山脈呈十字形交錯其上。」展名「包裹起一片土地」的靈感由吉爾吉斯蒙古包的意象而來,這種遊牧的「包裹」並不是永久性的,而是由周圍的自然所製成,例如由樹木取得的枝條如同骨架,動物毛髮所包覆的毛氈像是皮層。因此,蒙古包被層層包裹著,如同一塊有著各種層次的土地,它們站立在大自然中,通過開放的穹頂(Tjundjuk),連接著天空和地面,和製造它們的人一起遷移著。藝術家們將蒙古包的概念,作為他們作品的原點,透過在本展中重新包裹起他們的一片土地,詮釋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對於自身土地的思考和想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游牧藝術計畫-包裹起一片土地     

Nomadic Art Prject-Packs of Land

盧芛策展    ────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通信分隊展演空間、線上

展覽資訊|2023 / 08 / 26 Sat. – 09 / 30 Sat. (實體部分展至 09 / 03)
開放時間|全天 (實體部分為11:00-18:00)
展覽網址 https://reurl.cc/Nyp1ex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台灣視覺藝術協會,B’Art Contemporary
合辦單位: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不經意做著白日夢的日常經驗,探討一個沒有起點與終點的路徑——《又再做了一場白日夢》謝其軒 個展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將於 2023 年 7 月 29 日至 2023 年 8 月 26 日,展出謝其軒個展—《又再做了一場白日夢》。 本次展覽藝術家謝其軒以自身的日常經驗與作品結合,展出六件作品,利用「雕塑」空間的手法改變展示空間的白盒子調性,建造其想像的空間類別,回應「做」白日夢的狀態。

藝術家謝其軒的創作聚焦於對原有空間的回應,將接近眼前的現實脫離一般作品的觀看方式,嘗試用「雕」和「塑」的邏輯建構空間,試圖讓觀者從感知作品當中身歷其境,並將其引領至比暗影更暗之處,從而進入另一種思維。於《又再做了一場白日夢》個展中,藝術家謝其軒透過空間的分層、穿透與反射,呈現黝黑色調、光與影錯落有致的雕塑空間。謝其軒認為「做白日夢」能暫時抽離與週遭相關的事物,在似夢非夢間徜徉,只有突然刺激,才會返回現實狀態;而展覽主軸要探討的不是夢的內容,而是「做」這個動作,亦為沒有起點與終點的路徑。本次展覽期間亦舉辦展覽座談,邀請與談人張乃文與藝術家謝其軒擴展更多展覽與作品之間的對話與討論。

| 展覽資訊 |

▎藝術家 Artist|謝其軒 HSIEH Chi-Hsun

▎展期 Dates|2023.07.29-2023.08.26

▎展覽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週二至週六 11:00-19:00,免費參觀

▎地點 Venue|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開幕 Reception|2023.07.29 (六) 15:00

▎展覽座談 Forum |2023.08.05 (六) 14:00

▎與談人 Panelist|張乃文 CHANG Nai-Wen

展覽活動詳情

掀開乘載之物,正是靈光乍現時刻——
翁榛羚、阮原閩、鍾佩蓉三人聯展《掀開那刻Lifting off》

版畫作為一種間接性藝術,藝術家於製版時凝結身體、精神於其中,掀開乘載之物時,方是作品靈光產生的剎那。

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將於2023年06月17日至2023年07月15日,帶來翁榛羚、阮原閩、鍾佩蓉的版畫聯展《掀開那刻》。

三位藝術家以版印為主要創作手法,將自身生命經歷鐫刻於作品中,翁榛羚從內在與外在的自我矛盾出發,展現對人性、歷史的敏銳觀點;阮原閩從賽德克族與閩南人的混血身分出發,關注當代原住民面對的處境;鍾佩蓉從個人生活經驗出發,探討社會消費文化下對價值的認定。他們不僅關注畫面的組成,更重視製版背後無法言喻的身體性與精神性。

藝術家的創作從製版開始,直到掀開紙張等載體時,版畫作品方宣告誕生,靈光(aura)也同時產生,展覽以「掀開那刻Lifting off」為名,便是指這一重要時刻。版畫可以印製兩件以上完全相同的作品,因此有人認為版畫是不具有靈光的,但每次壓印的過程中,都會有細微的差異,造就了每次掀開載體時的靈光乍現。

畫面的流光溢彩正是藝術家身體與靈魂刻印的痕跡,觀者閱讀作品的表象時,殊不知它是前刻之景的標本與路徑:我在這裡。

| 展覽資訊 |
▎藝術家 Artist|翁榛羚 WENG Jhen-Ling、阮原閩 Siyat Moses、鍾佩蓉 CHUNG Pei-Jung
▎展期 Dates|2023.06.17-2023.07.15
▎展覽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週二至週六 11:00-19:00,免費參觀
▎地點 Venue|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開幕 Reception|2023.06.17 (六) 15:00
▎展覽座談 Forum |2023.06.20 (二) 15:00
▎與談人 Panelist|劉錫權 LIU Hsi-Chuan


展覽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