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圖社 2020 年「+1」行動,新舊交錯的藝術淬鍊
成立至今已 22 年的藝術團體「悍圖社」,於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6 日在福利社推出展覽《+1黛 OldWays, Young》悍圖社 2020。由策展人周佩穎策劃,將悍圖社視為「整體的主體」,也是單獨個體/主體互相碰撞而生成的整體,有聲有響、有姿有態,是個人和團體、個人和藝術的「+1」行動。
「黛」,是古人最早畫眉的材料,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專門石硯上摩碾,使之成為粉末,再加水調和,最終才能塗抹到眉毛上。「黛」、「石黛」,發音與「代」、「時代」相同。悍圖社成員中,最長與最幼差距 23 歲,跨越好幾個世代。這群資深與中生代的台灣藝術家們,不間斷的自我鍛鍊,逐步發展出結合社會、時空、心境多重背景之下的個別代表性系列作品,如同原始的礦物,需經過時間淬煉、細心琢磨之後,得以轉變、進化而有所運用。
《+1黛 OldWays, Young》企圖成為悍圖社的創意「石硯」/「實驗」遊藝場所,包括楊茂林、吳天章、陸先銘、郭維國、李民中、連建興、楊仁明、賴新龍、唐唐發、涂維政、鄧文貞、常陵、陳擎耀等 13 位藝術家,以「舊+舊」、「舊+新」與「舊概念+新實踐」三種方式來挑戰《+1黛 OldWays, Young》,展演呈現新舊錯綜的豐富樣貌。
作品始終很「強」的楊茂林,活用本次適當時機稍微「示弱」,於暗黑的放浪者之餘,試圖帶給觀者「花落春未了」、「強中帶柔,柔中帶強」的個人化風格;吳天章率先公開《港口情歌》新作的劇照、紀錄短片等,搭配《再會吧!春秋閣》(1994)與《再見春秋閣》(2015)的舊作檔案,承襲結合魔術與電影及戴著皮膜面具的演員之際,討論主體與他者、身體與國族的意識流議題;陸先銘從《陸橋時期》、《人物時期》,到近期的《老樹時期》作品,系列在推進演變,但不變的是,一直細密鎖定觀察社會與生活環境中的人事物;郭維國於繪畫技法裡不停探索更多可能性,此次大膽進行蜜蠟與蛋彩的試驗,讓多元的基底材質如同千層糕的記憶方式呈現給觀者,作品從「偽損」走向「有機」。
不做多餘的預設立場,反璞繪畫的初心,李民中重新翻出 2013 年的《靜走》系列中的兩件作品,背對背組合成為一件全新的作品;1992 年創作《金瓜石與金銅礦》(油彩畫布)時,連建興便期望有機會再度運用該場景,繪畫一幅更大張的作品以紀錄沈思的產業地景變化。28 年之後,這個心願於本展覽中具體實踐;「從某個角開始」的楊仁明,早期(約 15 年前)未曾曝光過的隨筆小品,如何以「前輩」姿態來批判「出道後」的楊仁明?賴新龍在 2006 – 2008 年間做了許多有關椅子與位子之間的「閱讀探討」,也另有一抽象系列如同囈語演出來隱喻個人創作情緒上的某種殘缺,當這兩系列「並置/並峙」會有什麼化學反應?而一弓垂吊式的大香蕉,唐唐發藉由創作重新看待人們熟悉的傳統市場,也企圖試探其作品能否更「接地氣」。
涂維政的兒子——土豆,實際參與了類似「機械生物」化石系列創作過程,本展首次上演土豆的作品與手稿,以博物館式的呈現方式,反應工業文明興衰與一對父子日常互動的時間軌跡疊影;鄧文貞取自泰雅族北勢群的生命觀,將鏤空的苧麻纖維、皮、莖等編織作品《死之華》,透過光影,幽微訴說從死亡中昇華為繁華;大件與小件的新作再搭配只有約5×10公分的複合媒材照片系列,常陵以很「鬆」的創作狀態,實踐處於有心、無心以及有意、無意的心靈間隙中的「恰恰」理論;陳擎耀的新作延續了荒謬感,也首次展出親手縫製的道具服,讓道具服裝不止於裝飾,而與平面作品互望甚至擦出場內花火。
特別的是,VT Artsalon 非常廟藝文空間即將展出的「末日遺緒─陳昇X黃志偉兩人展」將緊接於本展覽後開幕。參與完「+1黛」開幕茶會後,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同散步到 VT Artsalon 參觀「末日遺緒」,享受這難得的周六藝術夜晚。
備註:為力行防疫新生活運動,敬請各位觀眾配合量額溫、手部消毒及實名制入場等防疫措施,如人潮眾多,建議配戴口罩參觀,福利社與您一起維護台灣公眾的健康。
《+1黛 OldWays Young》悍圖社 2020
展期:2020 年 11 月 28 日 — 12 月 26 日
地點: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 82 號 B1
開幕:2020 年 11 月 28 日 17:00
活動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