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Rong-Yi Public Art Project

中山好融異,在生活中與藝術相遇

關於中山好融異

由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主辦,自 2013 年開始的中山好融異街區藝術計畫,範圍由整個中山區聚焦至視盟所在地的晴光商圈,深度呈現北至民族東路、東至新生北路、西至中山北路、南至民權東路內的人文風情。從時間軸來看,這裡不僅由漢人開墾時興建的廟宇,日治時代設立的學校、美軍駐台時期留下的宗教據點,也有著在經濟起飛時期大發利市的舶來品商店街、支撐台北絢爛夜生活的妝髮產業,以及 90 年代開放引進國際勞工後,相應出現的異國風情商圈。

從地理範圍來看,這個南北距離約六百公尺、東西距離不過五百公尺的基地當中,有定居好幾個世代的在地居民、商圈夜市吸引來的攤商和觀光客、夜間上班的酒店業者和客人、周末教會禮拜聚會的菲律賓族群等。從「好融異」計畫的名稱不難看出,本計畫透過地景資訊的匯聚和歸納,試圖彰顯這裡多元族群共同生活所產生的街區樣貌,也希望在藝術創作者的加入之下,打開不同族群之間相互看見、理解、交流的契機。

2012 中山好融異 街區文化帶著走

《中山好融異》注重藝術文化的創意產業,不只是旅遊觀光景點,強調中山區特有的歷史文化,與其發展出來的當今中山區的創意文化。透過文化手冊詳盡介紹此區域內的藝文空間、文化資產、特色商店、美食餐廳,引領民眾一同感受中山藝文、地方店家特色,從二手及古玩物、手工日用品店、藝廊與藝術工坊、點心烘培店、書店、飾品店、特殊感官店、個性雜鋪物、地方特色料理餐坊、商店廣場、族群文化相關。跟著我們一起認識這個滿載人文風情的中山,好融異!

2013 中山好融異

中山《好融異》藝術街區計畫邀請九位藝術家,以極富歷史文化背景的雙城街道為中心向外擴散,結合社區文化進行藝術創作,將藝術品帶入街區,以藝術創作做為與社區的互動方法,透過藝術品的展演、街區導覽、藝術家帶領工作坊及手作、社區座談等活動,讓社區巷道成為美術館,藝術生活融於你我身邊。

2016 中山好融異藝術街區計畫

本計畫主要包含兩大項目,第一個部分是街區文化地圖的訪查與繪製,第二部分是藝術創作者的進駐創作。配合地圖的出版,我們也規劃了不同主題的導覽活動,包含在地耆老帶領的街區文史導覽、植物達人從街區綠意著眼的植物導覽、利用手持投影播放老照片的夜間導覽、周日放假的移工介紹小菲律賓區、以及在地國小學童們活潑的小朋友導覽,希望透過不同觀點的呈現,將街區的詮釋權交給實際在此生活的人們。另一方面,在藝術創作的規劃,今年度以攝影為主題,邀請了五位以攝影為主要創作方式的藝術家,以拍攝、工作坊、藝術計劃等不同形式參與,他們各自從街區不同的空間、族群著手,企圖在地價飛騰、都更迅速的街區,留下一些屬於現在時間切片的樣貌。

2020 台北好日麗日麗-中山區鄉里內的藝術巧遇計畫

「台北好日麗日麗」公共藝術計劃,以實地考察、國際攝影交流、聯展與藝術進駐創作三個面向來討論,以城市內半公共空間特性出發作為都會新型態公共藝術實踐的起點,提供大眾參與的可能性。透過本計畫研究團隊進行實地考察,研究中山區形成自助洗衣店群聚效應的原因,探討半公共空間的形成與居民、社區之間的關係與藝術巧遇生活的可能。

2021 逾期日常

2020年,全球籠罩在COVID-19病毒的陰霾中,人們在實體世界中放緩腳步,在一種新的管制與防疫措施所形成的邊界底下生活,然人們也穿越到加速中的虛擬世界,在病毒的帶領下找到新的生活路徑。重新認識後疫情下我們居住的城市景觀。2021年,視盟中山好融異藝術計畫再次啟動,以「逾期日常」為名,由三明治工、林晏竹策展,邀請10組青年藝術家探討與想像城市中後疫情時代逐漸變種的生活日常與精神面貌。

2022 台北好日麗 2.0

中山好融異藝術計畫在2022年迎來十週年,視盟在這十年間積極嘗試將藝術的多元與開放性帶入中山區的街坊鄰里間,期待透過公共藝術與公眾參與的方式讓藝術落實生活中。今年特別再次邀請2020年「台北好日麗日麗」的策展人陳念庭,系統性地回顧歷屆的執行成果與反應,用心聆聽中山區居民與過往十年間參與著的回饋,推出升級改版的「台北好日麗2.0」,讓公共藝術敞開在人們的生活中,用探索城市街廓的奇遇與趣味性,創造作品與環境良好的互動性,讓民眾除了對作公共藝術作品有認同感外,也讓市民對都市空間有了更多元有趣的發現與認識,進而推廣新型態的公共藝術得以實踐其中,和居民共居、共處的概念。

PUBLICATIONS

2016 ZHONGSHAN Hao Rong Yi Art Project

2016《中山好融異》藝術街區計畫 好融異  藝術造街計畫 由視覺藝術聯盟主辦,從2013年開始的中山好融異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