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ofacopy
Synergy in Actions : the resilience of arts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strategic approaches International Forum
“Synergy in Actions” is a five-year project. In its first phase, the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and exchange within Asian regions before extending the network to engage with non-profit arts organization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Through substantial exchange, the project explores the following agenda:
(1)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and operational experiences in diverse environment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2) Exploring the public objectives and values of arts organizations;
(3) Identifying commonalities and collaboration opportunities across different countries’ experiences.
In the 1st edition of the forum in 2024, AVAT invites Tiara Afriani, the Operational Manager at Cemeti – Institute for Art and Society (Yogyakarta, Indonesia), and Ji Yoon Yang, the CEO of Alternative Space LOOP (Seoul, Korea),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engage in dialogue with Taiwan’s arts organizations. “Synergy in Actions” will be divided into a public forum and a closed-door meeting over a course of two days. Mandarin-English interpretation will be available.
In the public forum, based on three stages – “construction, growth, and innovation,” Cemeti - Institute for Art and Society, Alternative Space LOOP, and AVAT, each established over 25 years ago, will share their developmental journeys, discuss the keys and challenges facing arts organizations in each stage, as well as their coping strategies concerning future developments.
Marta Trotsiuk, President of the Ukrainian Gallerists Association will join as an observer, offering her perspective on the discussions and sharing valuable insights gained from her interactions with Asian arts organizations.
▌Agenda ▌
Time | Schedule | Moderator/Speaker |
09:00-09:30 | Registration | |
09:30-09:50 | Introduction of the Forum Introduction of Speakers | Moderator: Isa HO (Chairperson of AVAT) |
09:50-10:50 | The Cornerstone of Collaboration: Indonesia Q&A | Speaker: Tiara Afriani (Manager of Cemeti) |
10:50-11:00 | Break | |
11:00-12:00 | The Cornerstone of Collaboration: Korea Q&A | Speaker: Ji Yoon Yang (Director of LOOP) |
12:00-13:30 | Lunch | |
13:30-14:00 | The Cornerstone of Collaboration: Taiwan Q&A | Moderator: Isa HO (Chairperson of AVAT) |
14:00-14:20 | Report | Speaker: Marta Trotsiuk (President of Ukrainian Gallerists Association) |
14:20-14:30 | Break | |
14:30-16:00 | Roundtable Seminar: Theme 1: Concerns and Challenges Theme 2: Collaborative and Collective Progress | Moderator: Anne YAO (Forum Director) Panelists:
|
▌About Organizer ▌
#Spring Foundation
Since 1999, Spring Founda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encouraging artistic creativit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nd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s and culture in Taiwan, with the aim of consolidating local resources, further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expanding the breadth of our cultural panorama.
The "Spring Project lecture series," originally co-sponsored by the Spring Foundation and the Taipei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which i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platforms for continuing to promote contemporary art exchanges. Diverse topics from issues in contemporary art, artistic creativity, curatorial practice, art history, and museums, to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are all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mporary.” The lecture series draws on the content of on-site discussions to stimulate the reproduction of expertise.
In 2024, the Spring Foundation and the AVAT jointly organized the “Synergy in Actions: The Resilience of Arts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Strategic Approaches,” focusing on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of art organizations and creating deeper communication opportunities for the art community.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Arts in Taiwan (AVAT)
The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Arts in Taiwan (AVAT), also known as the Visual Arts Alliance, is an intermediary non-profit organization founded in 1999 with the main goal of supporting the art community.
Over the years, AVAT has endeavored to develop and integrate existing resources in the visual arts environment, supervise the government’s cultural policy, support/plan visual art and innovative projects, and organize/offer different professions by offering professional counsel to individuals,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AVAT also fosters artistic engagement and art education to encourage artistic exchange and dialogue by organizing exhibitions, talk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community and art education, and establishing databases and archives.
As one of the long-established non-profit visual arts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AVAT has actively sought and facilitated opportunities to collaborate with visual arts organizations worldwide. The exchange programs in recent years have incorporated new creative approaches, tools, mediums, and practices to extensively explore the diverse and interactive reality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llaboration. The ceaseless effort has allowed AVAT to develop unique vocabularies that represent Taiwan’s contemporary art context and expand Taiwan’s impact on the global art scene. AVAT hopes to create more collaboration opportunities and introduce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to Taiwan’s art community by studying the operational models of arts organizat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troduction of the Invited Groups ▌
Cemeti – Institute for Arts and Society is the oldest platform for contemporary art in Indonesia, founded in 1988 in Yogyakarta as a site for exchange and providing space for artists to showcase their work. In 1995, the Cemeti Art Foundation (Yayasan Rumah Seni Cemeti) was established (which has been operating independently since 2007 as the Indonesian Visual Art Archive, IVAA), becoming the first organization to begin documenting contemporary visual art in Indonesia. - LOOP opened its doors in 1999 in the Hongdae area of Seoul as Korea’s first ‘alternative space,’ with the firm belief that contemporary arts and culture have inherent, fundamental roles within an open civil society. To further solidarity, access, and sharing in art, LOOP has supported and promoted experimental artists who have built up particular aesthetics and practices that address contemporary social issues; shared current international artistic movements with the public via exchanges with artists from diverse locations; and focused on the point(s) at which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artistic issues proposed by artists intersect and meet with the audience.
▌Date & Time ▌
2024/11/9 (六) 9:30-16:00
▌Venue ▌
Huashan 1914 Park
▌How to attend ▌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for registration.
▌Notice ▌
✦ We provid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equipment in the forum.
✦ The Organizer reserves the right to amend the program of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rganizer ▌
▌Invited Groups ▌
▌Sponser ▌
藝術生態大解析:趨勢、創新、體制與市場
在全球化競爭與AI全面應用的數位時代,藝術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契機與挑戰。本論壇將以「藝術生態大解析:趨勢、創新、體制與市場」為題,從藝術創作端、藝術體制與機構、藝術市場與媒體的全方位角度,觀察分析藝術生態在工業革命4.0時代的最新趨勢與變革,探討如何持續創新及永續發展,並尋求領域之間的合作與共榮策略,最終認知藝術界未來所需人才之技能與培訓。
📆時間:2024/11/05(二)14:00-16:00
🗺️地點:華山小客廳(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四館2樓)
🤵♂️主持人:
何孟娟-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
陳宏星-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助理教授
👩🎨Panelists:
王俊傑-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李應平-台灣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張凱迪-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副理事長
簡秀枝-典藏藝術雜誌社長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
🔸論壇主軸將聚焦三大主題🔸
- 藝術界裡的各生態系(創作者、美術館、市場、基金會與媒體)所觀察到的大趨勢,以及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 生態系之間是否有更為緊密合作的可能,以強化台灣之藝術生態?
- 在機會與挑戰中,各生態系所需的人才須具備何種專業技能與人格特質?
🔸報名須知🔸
(1)本活動僅開放線上報名,名額有限,歡迎儘速報名。
(2)敬請留意報名信箱,將於行前寄送相關資訊。
(3)活動當日敬請於13:40-14:00完成報到手續,以利論壇準時進行。
(4)活動期間將紀錄影音與照片,並於網路社群、文宣等相關媒體宣傳使用。
當代生活習作_崔廣宇回憶錄式的創作研習
給曾經有著藝術夢或者正要開始做夢的人。崔廣宇決定自我揭露在福利社釋出福利,為期一年的完整課程,首發試辦第一季,趕快把握可能就這麼一次的機會,歡迎轉發共襄盛舉。
本課程依附在藝術家創作脈絡的時間序之下進行,窺探藝術家未曾公開透露的創作背景來回應當下藝術與社會發生關係的狀態。課程的另一部分是如何用錄影紀錄的實踐對生活進行提案,針對學員的個別狀況進行討論與操作演練。最後階段著重在以藝術的「方法」建立生活與社會實踐的實際操作。
第一季課程之一 2024.11.03-2024.11.24
1993-1995 繪畫與裝置VS藝術的工具還是社會工具?
1995 崔尼斯和伊通VS台灣式的國際肯定卻依然自卑
1995-1997 跳耀X惡搞VS當下台灣藝術的實驗性
學員時間,談影像紀錄的操練。
第一季課程之二 2024.12.01-2024.12.22
1995-1997 當初的那一群先驅者VS這些人如今在哪裡
1999-2001 當實驗變成藝術之後VS意念投射還是功成名就
1995-2004 番外篇:從傳統攝影來的行動藝術VS 跨域啟發?
學員時間,談影像紀錄的操練。
第一季課程之三 2024.12.29-2025.01.19
1999-2003 番外篇:打群架的兄弟姐妹VS藝術團體
1999-2003 番外篇:打群架的兄弟姐妹VS藝術團體
2001-2003 高潮後的畫廊打工VS台灣藝術教育與職場
學員時間,談影像紀錄的操練。
第二季課程之一(尚未招生)
2002-2003 國際接軌的開端VS 跨國際人拉人的重要性
2003 台新獎什麼VS怎麼二十年後還是台新獎
2004 第一個雙年展與體制省思VS令人哀嘆的華山(文創園區)
學員時間,談影像紀錄的操練。
—
第一季課程報名資訊
時間|2024/11/03 – 2025/01/19,為期三個月,每週日下午兩點至四點。
上課地點|福利社(104035 臺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招生對象|不限藝術學校畢業有創作經驗者,額滿為止。
課程費用|18,000元/人,共12堂(視盟會員享8折優惠)
注意事項|
*請先填寫本報名表,後續將有專人與您聯繫課程費用匯款事宜。
*開課後未到者(包含單堂請假)恕無法退費。
*10/26前告知因特殊狀況而無法上課者,得全額退費。
*課程時間若有變動,將另行通知。
聯絡人|崔廣宇
聯絡信箱|kytsui@gmail.com
,當今的數位時代?殘缺的敘事仍持續地發生:
;虛擬逐漸將身體感自肉體剝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藝術家|陳琛 個展
2024春之藝術行政專業課程
2023年底視盟舉辦「視覺藝術永續發展策略」於此圓桌會議中,提出「四年共造計畫」與「四年關鍵計畫」,而「人才團隊發展計畫」系統性人才培育就是當中重要的一環。視盟將以專業藝術行政課程結合實務演練,結合春之文化基金會支持開啟第一步。
為此,視盟規劃藝術行政專業系列課程,本課程從實務面出發,將各種行政上的難題整理出「企劃撰寫」、「佈展實務」、「專案管理」、「法律應用」以及「行銷企劃」五大面向,12堂課。本期先針對五大面向規畫初步的5門課程。期盼關照更全面的視覺藝術生態,培育更多視覺藝術行政人才。
——————————————————————————————————————————————————————
地點|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費用|單堂課原價2,000 元,報名三堂以上享折扣並多送一堂課(詳見下圖說明)
報名方法
資格|以「藝術行政」或有相關經驗者優先錄取
人數|預計招收 1 5 人(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填寫報名表單
其他注意事項
繳費後若因故無法出席課程,將無法辦理退費,敬請特別留意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異動之權利
已開課程(後續將開設更多實用課程,更多資訊將在視盟官方社群媒體公布!)
課程費用
2024城市跑庫文化運動會:當代藝術、歷史場域、文化運動,一起接力上場!
1936年,作曲家江文也以《台灣舞曲》在柏林奧運藝術項目中為台灣奪得第一面奧運獎牌。江文也出生於大稻埕,這個在日治時期是茶行、中藥行、南北乾貨、布行、米行貿易集散地的大稻埕,更是台灣文化藝術、民主意識、自由思潮的重要啟蒙發源地。從1921年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1923年蔣渭水創辦的《台灣民報》、1924年的「全島無力者大會」,到《望春風》的作詞人李臨秋,百年前這些風起雲湧的文化復興運動影響至今。
2024年,由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發起的「城市跑庫文化運動會」,結合「Taiwan Contempory Art Archive」網站,將大稻埕打造成一座城市文化資料庫。活動融合「當代藝術」、「歷史場域」和「文化運動」三大元素,將藝術作品的概念轉換成藝術關卡與工作坊,於大稻埕歷史街區的17個地點同步登場,觀眾可透過闖關遊戲方式體驗活動。「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網站與碰卡電子名片合作,將NFC技術導入每個藝術關卡,連結手機線上瀏覽藝術家作品,為公共藝術開啟全新體驗。
2024年夏季運動盛事,我們為場上選手加油的同時,邀請你親自參與自己的主場——「城市跑庫文化運動會」,成為台灣文化傳承的運動員。從大稻埕出發,啟動每一條神經元,連結這座城市文化資料庫,讓這場跨越百年的文化運動繼續接力跑動下個世紀!
日期|2024 年 8 月 10 日 (六)、8 月 11 日 (日)
時間|13:00-17:00
活動起點|玉泉公園、永樂國小
活動內容|12 組藝術關卡、5 場工作坊、2 場限定表演
合作藝術家|羅聿綺、柯良志、周書毅、一公聲藝術、李明學、崔廣宇、陳擎耀、國家氧、羅懿君、吳季禎、張徐展、謝佑承、陳姿華、詹詠幀、林小杯、吳聯吟
主辦單位|台灣視覺藝術協會、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指導單位|文化部
贊助單位|台北市文化局、碰卡股份有限公司、Giloo紀實影音、家樂福文教基金會
合作單位|半日生活股份有限公司、陸寶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郭怡美書店、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臨秋居
特別感謝|臺北市大同區永樂國民小學、台北迪化商圈發展促進會、新慶利碾米廠、富自山中、渭水驛站、Otherwise Library、PILLO、第一化工、全祥茶莊、新興糊紙文化
計畫主持人|郭奕臣
策劃與執行團隊|朱孝澄、林裕軒、陳少華、陳俞均、范宇晴、蔡秉儒
主視覺|潘柏安 Poan Pan
行銷宣傳|郭心芯
靜態攝影|dulub studio
動態攝影製作|三月影像
動畫設計|蔡宗勳
道具製作|張皓媛
更多資訊
藝術闖關|兩條主路線,觀眾可透過闖關遊戲方式體驗藝術活動,所有關卡皆從藝術家作品發想,當代藝術不再難懂!
- 北門路線:起點站玉泉公園-港町文化講堂廊道(現址為全祥茶莊)-李臨秋故居-錦記茶行對面(現址為陳天來故居)-大稻埕碼頭前道路
- 大橋頭路線:起點站永樂國小-平樂人行陸橋-新慶利碾米廠-富自山中-迪化半日茶屋-228事件引爆地紀念碑-Otherwise Library
工作坊|結合學習與互動,符合所有年齡層!
限定表演|邀請周書毅、一公聲藝術在文化運動會中接力演出!
數位體驗|結合碰卡NFC技術,連結手機線上瀏覽藝術家作品,為公共藝術開啟全新體驗!
歷史漫遊|大稻埕是台灣文化藝術、民主意識、自由思潮的重要啟蒙發源地,適合喜歡歷史文化的你!
參與藝術關卡
1|活動期間(8/10、8/11 13:00至17:00),至服務台 (永樂國小、玉泉公園、渭水驛站)索取「跑庫限定文化護照」與「通行無阻號碼布」。
2|在活動的 12 個藝術關卡中,出示「文化護照」與「號碼布」,方可進行闖關體驗。
3|闖關成功即可蓋印章於文化護照上,集滿 6 個印章可於活動服務台抽取完賽贈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參與工作坊
採名額限制,需事先報名,將於7月中開放報名。
觀看表演
不須報名,於表演時間前往表演地點觀看即可。
* 本活動為免費參與,活動期間請先至活動服務台索取「文化護照」與「號碼布」。
* 僅參與工作坊或觀看表演不需出示「文化護照」與「號碼布」。
本活動為免費參與,特別為早鳥報名者推出「早鳥限定!活動紀念路跑包收藏組合」,每組限定價 400 元,由新銳設計師 Poan Pan 設計,內含「文化運動會應援毛巾」、「跨越大稻埕復古茄芷袋」、「設計款貼紙」(不拆售)。早鳥報名者將優先取得「跑庫限定文化護照」與「通行無阻號碼布」,保留參與文化運動會的資格。
視盟會員再享 100 元折扣,把握機會,立即訂購!
* 此收藏組合為限量發行,售完為止。訂購後可於活動期間至活動服務台領取。
* 現場不開放報名與購買,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 此為客製化訂做商品不適用鑑賞期,恕不接受任何退換。
* 因螢幕以及解析度不同,產生螢幕與實體商品顏色色差,請以收到商品實際顏色為準。
* 目前樣式僅提供參考,產品最後樣品確認前,主辦單位有權利變更其樣式與顏色。
* 本次收藏組合為活動贊助性質,將開立協會捐款收據作為憑證。
□ 第一階段評審名單
《氣候正義在地覺醒:視覺藝術永續行動研究報告書》
國際藝術社群曾於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COP)期間舉辦 ArtCop 活動,試圖傳達「氣候議題同時也是文化議題」,並用藝術創作帶領人們感受地球環境所遭遇的處境。臺灣藝術圈對於氣候議題的回應體現在環境藝術的發展上,藝術家透過藝術創造行動,修復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係。為改變過往單打獨鬥的狀態,進一步呈現出臺灣藝術工作者對於「永續」議題的看法及建議,台灣視覺藝術聯盟(以下簡稱「視盟」)今日(6/20)視盟「臺灣視覺藝術永續行動研究報告」於官網上線,透過問卷調查 250 組獨立工作室、替代空間、畫廊、美術館、藝術園區等不同的視覺藝術機構,是國內視覺藝術首次的永續意識普查,並藉此提出符合臺灣在地情境的永續策略。
根據「臺灣視覺藝術永續行動研究報告」研究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藝術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相關,且已在可及範圍內採取永續行動,包含與氣候議題相關之藝術創作生產、日常的節能減碳活動等,顯示我國視覺藝術工作者的永續意識已蔚然成風。調查中進一步透過巡迴講座蒐集臺灣各區的意見,發現位於東部的藝術工作者更是已將永續行動融入生活及創作中,例如透過撿拾材料創作、關注土地與人類之間的關係等議題。然而對於碳排放的計算上仍須努力,多數機構對於要如何計算碳排放量數據以及如何撰寫永續報告沒有深入的接觸,顯示出目前缺乏公開透明的藝術碳排放量資料庫作為參照,也沒辦法與國際藝文機構或是其他產業同步比較數值,缺乏與外界的溝通管道,影響成效仍有限。
「臺灣視覺藝術永續行動研究報告」也針對一般民眾製作永續意識調查問卷,以作為與視覺藝術工作者/機構之對照組,調查結果顯示,一般民眾傾向支持有意願減少碳排放量行動的藝術工作者/機構,期待藝術工作者/機構能更有意識地在藝術活動上實際減少碳排放量,未來若能透過計算工具,增加藝術工作者為減少碳排放量努力的可溝通性,不但能獲得一般民眾的支持,也能讓社會更了解藝術產業碳排放量的狀況,並成為溝通的共同語言。對此,視盟建議成立藝術永續實踐的資料庫,累積並分享在地的創意行動案例;建立符合在地的碳排放計算器,以有感易懂的數據作為可與外界交流的基礎。上述建議的意義並不限於數據統計,而是觀照藝術永續與時俱進的理論與實踐,使案例變成一個可複製的經驗,進而產生一種生態關係的轉化。
2022 年,畫廊協會、表演藝術聯盟、文化法學會、臺北藝術大學,以及視盟共同發起「臺灣藝術永續聯盟,」試圖聯合各藝術領域的力量,發揮社會影響力,如畫廊協會成立「綠色使命辦公室(Green Engagement Office)」,建立視覺與表演藝術之碳計算器及資訊網,並於台北藝博會規劃「凈零排放示範展區」;表盟出版台灣版「劇場綠皮書」,翻轉了表演藝術當前製作流程的思維,並提供循序漸進的實踐方法;北藝大舉辦「藝術永續國際論壇」,邀請來自世界及臺灣的藝術永續領導者深度對話。
視盟則於 2023 年完成國內視覺藝術機構永續意識普查,2024 年,視盟將進一步研發適合臺灣國情的藝術永續調查模式,協助推動藝術機構撰寫「永續報告書」,不僅能透過報告書與國際對話,也能作為未來與企業合作的各項永續指標評比。另一方面視盟也將著手進行視覺藝術材料研究相關的知識性平台,收集和分享有關藝術永續實踐及永續材料的資訊與方法,試圖建立媒材資料庫或材料履歷,讓已在推動永續行動的藝術工作者能帶動更多人參與,鼓勵藝術工作者及機構使用低碳排材料,擴大永續意識的推動。
為響應永續精神與支持知識共享,本書採數位出版,全書內容已建置於視盟官網,供大眾閱讀與下載。
Published by AVAT.
發行日期:2023 年 6 月
|Read Now:
福利社徵件結果暨「春之展望」獲選者公布
本次福利社徵件經兩輪審查後,評選出2025年度展出之藝術家,包含王詠翔、吳柏葳、阮柏遠、林建文、簡莉芸,而首屆「春之展望」則由阮柏遠獲得十萬元獎金。
評審團主席方彥翔指出,阮柏遠的創作從數位技術媒介經驗出發,從操作性、造形性、物質性、現場性相互環扣的問題出發,創作不僅僅只在捕捉感官經驗上一瞬的驚掠感,反而是透過不同的途徑去探問更為本質性的感知結構與存在性的問題。相關系列創作已經持續發展一段期間而有一定成熟度,展覽提案也具有高度的完整性。
第一輪初審評審委員邀請王鼎曄、郭維國及陳擎耀等資深藝術家擔任,本次複審則邀請方彥翔(獨立策展人、藝評人)、常陵(悍圖社藝術家)、李明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擔任評審委員,歷經資料審查與面談簡報,選出2025年度福利社 5 檔徵件展覽獲選名單分別如下:
《展間的閒暇》王詠翔
《怪獸繁榮》吳柏葳
《我的螢幕上 有眩光》阮柏遠
《邊緣子》林建文
《分岔的情境》簡莉芸
藝術家阮柏遠,藉使用電子設備的共通經驗——造成生理迷眼的光,以此為起始點,發想出展覽計畫《我的螢幕上 有眩光》。螢幕上的炫光幫助我們看到乘載著手機、電腦、電視與其正顯示的影像背後的技術物件與物質,透過投影機、螢幕、發光二極體、物理模擬、3D列印等不同技術或技術物為展品,嘗試藉由雕塑的概念性思考,驗證我們如何感覺或知覺到數位物,並重新建構我們的感知。
藝術家王詠翔因接觸布展委託工程,從而體會到展覽與展覽之間的快速更替如同快時尚,其中的期程壓力不止對藝術行政上造成負擔,對於創作者而言也間接成為一種消耗。《展間的閒暇》預計展出「展覽的換檔時刻」,使觀眾有機會慢下步調重新檢視展覽空間自身。
現於日本駐村的藝術家吳柏葳,受到距今 90 年前開始盛行的日本「特攝」電影啟發,諸如巨大怪獸與巨大英雄為角色的戰爭故事,以圖像運算、擬仿與繪畫等創作《怪獸繁榮》,傳達對於時代的懷舊情懷。
藝術家林建文以率性而直白的氣度展現其對於自身的性別氣質、性向定位以及其不同於主流所乘載的生命記憶,本次計畫《邊緣子》透過拼貼、重組、並置、堆疊及裱匡方式來佈置不同的影像,一再地模糊邊緣與主體之間的界線,亦在回應這個社會對「美」的定義。
關注在相對抽象概念中的藝術家簡莉芸,延續其探討空間、記憶、質地的物件創作手法,提出計畫《分岔的情境》。靈感擷取自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的著作《小徑分岔的花園》所描述的迷宮狀態, 透過觀察生活所處的環境、空間,將其與過往的經驗和回憶相互交雜。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作為替代空間性質之實驗性展演空間,常態推動年度展覽徵件與評選,鼓勵新興藝術家具有學術性、實驗性創作展出。在徵件評審機制中,共分為初審及複審兩階段,由專業評審挑選出五組藝術家舉辦個展或策劃展。每件提案皆有其出色與獨到之處,視盟期望藉由「春之展望」持續獎掖年輕藝術創作者之職涯發展,為整體視覺藝術環境持續注入活力。
當「工作」作為維繫生存的條件,而藝術創作建立了一條回看與梳理的感性途徑,將繪製出當下環境中的何種生存地圖?
正逢萬象更新的夏至節氣,亦將迎來福利社今年第三檔展覽《在這工作,真幸福》。展期橫跨整個六月份,於 2024 年 6 月 1 日起展至 6 月 29 日,由策展人賴佩君與蔡明岳共同策劃,邀請藝術家蔡奕勳、邱翊琪、湯雅雯、劉紀彤 & 劉紀汎、林書楷等人一同從產業的思考開始,回望自己出生的家鄉及父母輩的工作或產業樣態,透過創作與之進行對話、呼應或重構,甚至是關係上的修復。
如展覽主視覺設計,過去總是出現在公共布告欄的紅、藍、黃色 A5 廣告紙,刊載租屋、賣房、職缺、零工等等各種資訊,下方切成一條一條方便撕走;抑或是報紙最後一頁密密麻麻的全版職缺,斗大、變形又排版擁擠的中文字聚攏在各自僅有的框框裡,眼花撩亂卻又簡明扼要——這些已不適用於現代的資訊傳遞方式,清晰可見產業與城市之間曾經的依存關係,彼時經濟正在起飛,並構成了當時人們的生活面貌:日夜往返於鄉間與城市、往返於工廠與家中,甚至家裡即是小工廠,不分晝夜聽聞大型機具奮力運作的鏗鏘聲⋯⋯生活的目的唯有安身溫飽的經濟充裕,人們各個勤勉工作,生活單純走過數十年的光陰。
從這樣的脈絡開始思考,策展人賴佩君與蔡明岳提出了疑問:『當「工作」作為維繫生存的條件,而藝術創作建立了一條回看與梳理的感性途徑,將繪製出當下環境中的何種生存地圖?』當時的人們現已經為人父母,為他們的下一代鋪好了基礎的條件,被稱為「幸福的第一代」的兒女們,正是本展覽邀請的、年齡層位於 25-40 歲的諸位藝術家。不像父母輩經歷了貧窮與過勞生活,他們成長於經濟不虞匱乏,公共建設日漸便捷的時代,同時也經歷了經濟發展對環境與生活模式的影響:大至生態污染、城市紋理的快速消逝,小至工作對家庭與生活的重新塑造。策展人邀請這個世代的藝術家來回檢視並投入創作,藉由回顧世代的轉變,尋求人與時代、城市、家庭之間的關係重構,甚至是修復的歷程。
在本次展覽中,過去創作以對國家驅使力的反動為主的藝術家蔡奕勳,展出作品《輸出的況味》以微微呼吸的食品包裝譬喻他所成長的都市——桃園,一個養活了眾多家庭、同時卻也深受污染所苦的工業城市;擅長以細膩的織線質地表述的藝術家邱翊琪,回顧了父母親擺攤販賣飾品及為人穿洞的工作情形,將父母親的技術與精神編織於作品《你好,你要穿洞嗎?》並於展覽期間現場穿刺作品;在作品《留在過去的那段旋律》中,藝術家湯雅雯回返幼時家中的鐵工廠,日夜不斷的吵雜聲響卻正是家中經濟無虞的證明;出生台南的藝術家林書楷延續其古城培養的創作樣貌,在家中的鑄造廠拆除後,將工廠中的模具載上一台三輪車,延伸出作品《未完成&乘載的重量》藉以回歸當年爺爺居無定所的遷移狀態,並走上屬於自己的路;紀錄片《家庭旅行》的雙導演劉紀彤與劉紀汎,於本次展出作品《下次再一起出來玩》將再次參與導遊父親為親友舉辦的「家庭旅行」,並開始意識旅伴的缺席與關係的變化。
即將進入燠熱天候的梅雨季,正巧呼應著展覽的背景時代——彷彿工廠裡那悶熱又嘈雜的環境,濕溽的午後逼出汗來的氣溫及暴打在地上的雷陣雨。炎炎夏日來福利社觀展,在當代的冷氣房內,與藝術家一同回望私密記憶與再次啟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Title|在這工作,真幸福 How’s your job?
▎策展人 Curator|賴佩君 LAI Pei-Chun、蔡明岳 TSAI Ming-Yueh
▎藝術家 Artist|蔡奕勳 TSAI Yi-Hsun、邱翊琪 CHIU I-Chi、湯雅雯 TANG Ya-Wen、劉紀彤 LIU Chi-Tung & 劉紀汎 LIU Chi-Fan、林書楷 LIN Shu-Kai
▎展期 Dates|2024/06/01(六)- 2024/06/29(六)
▎展覽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週二至週六 11:00 – 19:00,免費參觀。
▎地點 Venue|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開幕茶會 Opening|2024/06/01(六)15:00
▎展覽座談 Forum|2024/06/15(六)14:00
▎與談人 Panelist|莊偉慈 CHUANG Wei-Tzu、參展藝術家
▎藝術家工作現場|6/1、6/15、6/22、6/29 13:00-15:00 藝術家邱翊琪將於現場進行作品穿刺工作。
▎主辦單位|福利社
▎贊助單位|文化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春之文化基金會
▎視覺設計|陳彥如、魏妏如
▎燈光設計|何仲昌
▎展場協力|高登輝
▎展場攝影|洪晧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