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凱淵》紀紐約個展

關於展覽|

紀凱淵,是藝術家紀紐約在藝術場域之外的本名。相對於公眾所熟悉的藝名,這個陌生的名字彷彿是一組藝術家私領域密碼。本次展覽採用了「紀凱淵」這個暫不投射意義的名詞,作為2017年個展的展名。作品呈現自身經驗裡不斷循環的記憶與技藝,並在個人藝術表現中再次整合。與此同時,紀紐約轉換藝術家在藝術場域裡的角色,試著讓自己成為紀錄對象的載體,以「相互承載」的形式呼應彼此。拍攝上選用紀實的手法貼近事與物,裝置呈現上則以各種技術在不同環節中捕捉自身感受。


紀凱淵,是我在藝術時間之外的本名。相較於紀紐約,這個從大學時期沿用至今的綽號(因迎新晚會穿了I ♥ NY上衣而被命名)。本名似乎再也與藝術無直接相關,彷彿那是我的另一私密身份,一個存在於原鄉的密碼。而這個暫不投射意義的名詞,成為了我 2017 年個展的展名。如同此次作品裡的米糕龜、師傅與我之間,長達30年(註1)的關係並無法化約為一段敘事,而是不斷攪拌而成的一團「紀凱淵」。

也就是說,這段關係滋養了一部份的我,且以「記憶重疊技藝」的方式一再循環,形成了我的美感原型。而此時此刻,在藝術場域裡的藝術家正轉換角色,試著讓自己成為他∕它的載體,以「相互承載」的形式呼應彼此。拍攝上選用紀實的手法貼近事與物,裝置呈現上則以各種技術在不同環節中捕捉自身感受。

就讓我們,互為載體。



紀凱淵今年33歲,7歲以前在外婆家長大,從小到大每年最掛念的就是元宵節乞龜。小時後從看著師傅製龜的過程中,首次感受到雙手捏塑的魔力,且覺得造型太好看了而開始畫下來,成了我有記憶以來最原初的圖像。再長大一點若不滿足於平面時,便嘗試立體塑形(如物件展示裡阿嬤幫我收好的紙黏土龜)。而這個因不記錄下來就沒得看了(要再等一年)的習慣維持至今。

不過近年來師傅們年紀漸長,多無傳承,且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後,米糕龜的數量逐年遞減。對我來說,使用繪畫、捏塑、攝影等不同形式紀錄了將近30年,已不再只是紀錄的問題,而是如何讓這個記憶∕技藝繼續轉動。

我想,紀凱淵是能做好這件事的人。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日期|2017.04.08 – 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