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四月望雨


 Last April Rain

/重探台灣音樂史下的文化記憶/

 

「新牛仔庫」藝術團隊在2024年8月台灣視覺藝術聯盟(視盟)舉辦的「城市跑庫文化運動會-藝術團體賽」中脫穎而出,即將於2025年1月4日在福利社展出最新創作。展覽以「四月望雨」為名,匯集了三位年輕藝術家張芯、鄭尹真、胡馨方的創作,展現她們從台灣日治時期音樂史研究延伸出的獨特藝術視角。

 

此次展覽緣起於大稻埕的文化活動,藝術家們在研究過程中,各自發展出深具個人特色的創作方向。鄭尹真以生命經驗為基礎,探討時間、記憶與生死議題;胡馨方關注歷史人物形象的建構過程,思考當代社會對歷史評判的方式;張芯則透過與印尼作家艾爾凡・波皮什 (Irfan Popish)的對談,在巴黎探索印尼政治歷史與流亡文化的連結。

展覽不僅展出藝術作品,更特別製作展覽特報,邀請不同的作家、漫畫家及活網人士共同參與,提供多元的觀點與詮釋。這份特報將成為展覽的重要延伸,為觀眾提供更豐富的閱讀視角。

 

「四月望雨」將於2025年1月4日在福利社開展,展期至2月8日止。開幕當天下午三點將舉行開幕茶會,並特別安排由張允製作聲音的開幕表演。此外,展覽將於1月11日下午三點舉辦座談會,邀請到艾爾凡・波皮什、張芯及王翊萱擔任與談人,深入探討展覽議題。展覽地點位於福利社,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六上午11點至晚間7點,歡迎民眾免費參觀。

 

 

| 展覽資訊 |

▎展覽名稱 Title|四月望雨 Last April Rain

▎藝術家 Artist|張芯 Chang Hsin、鄭尹真 Cheng Yin-Chen、胡馨方 Lulu Who

▎展期 Dates|2025/01/04(Sat)- 2025/02/08(Sat)

▎展覽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週二至週六 11:00 – 19:00,免費參觀

▎地點 Venue|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開幕茶會 Reception|2025/01/04(Sat)15:00

▎展覽座談 Discussion|2025/01/11(Sat)15:00

▎與談人 Panelist|艾爾凡・波皮什 Irfan Popish、張芯 Chang Hsin、王翊萱 Tammy Wang

▎文史研究及特刊文章翻譯Historical Research and Articles Translation|王翊萱 Tammy Wang

▎開幕表演聲音製作Opening Show Sound Production|張允 Yun Chang 

▎開幕表演者Opening Show Performers|周芯 Sarah Chou、陳群翰Chen Qui-Han

 

主辦單位|福利社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春之文化基金會

 

 

國際藝術組織齊聚,合力探究藝文生態的機遇與挑戰

由視覺藝術聯盟(視盟)與春之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的春之講堂:「合力之力—藝術組織的行動策略」論壇於上週順利落幕,論壇為期兩日,包含公眾論壇與閉門會議兩大部分,聚集了國內外15個非營利藝術組織,探討藝術組織的公共目標與社會影響力。

公眾論壇:藝術組織與社會的對話

第一天的公眾論壇中,講者各自從「建構、成長、創新」三個階段,分享各自機構的藝術生態與挑戰。在「協作基石:印尼篇」中,切曼提—藝術社會中心Cemeti – Institute for Art and Society)營運經理 Tiara Afriani 在提到「切曼提最初是為了替代保守的政府藝術機構而成立」,她指出,印尼文化中深植的「互助合作」(gotong royong)精神,使藝術生態得以在藝術家間以及藝術家與觀眾間形成無阻隔的關係網絡,進而產生社會影響力。

「協作基石:韓國篇」則邀請韓國最具指標性的環形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 LOOP),由執行長 Ji Yoon Yang 分享韓國當前的藝術生態。她提到韓國政府投入的大量資源,使藝術家之間產生激烈的競爭關係,導致以獲取資助為前提的創作風氣。她進一步強調,為了突破政府、財團的控制,環形替代空間以開源來解決單一資源挹注所衍生的問題,經費的來源出自於世界各國藝術環境健全的國家,這也恰恰反映不同國家在藝術發展的差異。

視盟理事長何孟娟擔任「協作基石:臺灣篇」的主講人,也同樣提到臺灣政府對於藝文補助的現況,使臺灣藝術家長期仰賴政府資源,實際上環境仍無法有效支持藝術家生存。視盟長期為藝文政策倡議,試圖解決資源短缺與政策不健全等問題,為因應時代轉變以及當代社會的挑戰,視盟正面臨轉型的問題,希望透過更多的溝通交流,促進藝術在社會環境的能動性。

本次擔任觀察員的烏克蘭畫廊協會Ukrainian Gallerists Association)理事長 Marta Trotsiuk 則在會中分享三個組織對她的啟發,並指出各國藝術生態面對到的共同挑戰,強調組織不應被動地依賴政府資源,以避免因政策變動而影響組織發展,並應拓展國際連結,以建立穩固的全球藝文合作策略。

計畫主持人姚孟吟指出,政府補助對機構發展影響深遠。機構在不同階段面臨挑戰與轉型契機,可能來自社會變遷、內部需求或公部門期待。如何穩固組織基礎並拓展受眾,是重要課題。在隨後的圓桌討論中,她也與四位講者探討藝術機構在當代社會中的角色與挑戰。

閉門會議:藝術生態的挑戰與策略

第二天的閉門會議匯聚來自五個國家的15個藝術組織代表,他們齊聚一堂,深入討論藝術工作者的權益保障、性別議題、著作財產與身份認證等重要議題。

首先,如何保障與維護藝術家權益的議題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尤其是許多藝術組織代表,同時也是個人藝術工作者,在法律上可能既是出資者(甲方),也可能是承攬者(乙方)。藝創工會的徐詩雨理事表示工會成立目的便是回應台灣藝術家在社會福利政策上的需求,

然而目前藝文領域在法律與權益保障方面仍顯不足,尚需持續推動法律制定及倡議簽訂合約的重要性。湄公河文化中心的計畫統籌經理李慧珍則以自身的合作經驗建議:無論金額大小,都應簽訂合約以保障雙方權益。她強調,合約不應單方面偏袒其中一方,而應是以雙贏的目標為前提來制定,讓創意在契約的框架中仍能如活水般帶動雙方往更好的發展方向匯聚。會中也呼籲各組織應持續向政府倡議,促使政府從上而下建立健全的藝術合作機制,加強對藝術家權益的保障。

在談到性別議題時,韓國環形替代空間執行長 Ji Yoon Yang 對台灣女性藝術家的發展環境感到驚訝,指出韓國藝術產業內的女性仍面臨世代差異的困境,新世代認為前輩的作風過於僵化與老派,使得即使兩方有共同的追求,卻因溝通不良而難以合作。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長王玉齡則肯定台灣在女性藝術生態方面相較過去有所進步,然而仍存在性別歧視與壓迫等問題,特別是 #MeToo 事件所引發的社會關注。她以協會名稱從「女性藝術家協會」改成「女性藝術協會」的轉變,強調女藝會關注範圍已擴展至整個藝術生態,積極接納包含策展人、畫廊經營者與收藏家等在內的女性藝術從業者,以致力維護女性在藝術領域的權益。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李育萱理事長回應世代議題時則提到,大家需意識到我們各自代表著某一世代、教育與背景,當衝突發生時,應先退一步嘗試理解對方所承載的時代與經歷,設身處地,相互體諒,才能促進更有效的溝通。烏克蘭畫廊協會理事長Marta Trotsiuk 也提到,與受眾的有效溝通也需考量不同年齡層的媒體習慣與背景,例如與網紅合作能吸引年輕人,臉書適合對年長者進行宣傳,甚至廣播也能傳遞資訊。她強調,藝術組織應採用多元媒體策略,才能全面觸及各世代觀眾。

在會議尾聲,視盟理事長何孟娟表示自己對於本次活動非常有感觸,「視覺藝術界在討論自己的福祉權益時不見得會出現,當討論到組織、藝術可以做什麼,反而非常踴躍」,並以此作為活動總結。

展望未來合作

未來,視盟將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計畫延伸至歐洲、北美等地的非營利藝術組織。透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我們將深入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藝術組織的公共角色與永續發展策略,探索共同的目標與合作機會,為台灣及國際藝術界築起交流的橋樑。視盟期望在未來能拓展更多連結,並持續深化跨國合作,推動全球藝文生態的共同發展。敬請期待,未來將有更多精彩的活動,讓我們一同為藝術生態健全而努力!

主辦單位|春之文化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北市文化局
閉門會議參與名單|(按單位筆畫順序)
▪️ Alternative Space LOOP|Ji Yoon Yang 執行長
▪️ Cemeti – Institute for Art and Society|Tiara Afriani 營運經理
▪️ STUPIN藝術家工作室駐村平台|郭奕臣 /視盟 副理事長
▪️ Ukrainian Gallerists Association|Marta Trotsiuk 理事長
▪️ West Den Haag|Baruch Gottlieb 博士
▪️ 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王玉齡 理事長
▪️ 台灣女性藝術協會|陳依純 秘書長
▪️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李育萱 理事長
▪️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林文藻 秘書長
▪️ 両天工作室、行動藝術村|林祐聖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張凱迪 副理事長
▪️ 春之文化基金會|周宜蓁 藝術專員 
▪️ 視盟|何孟娟 理事長
▪️ 視盟|蘇瑤華 常務理事/前臺北國際藝術村 總監
▪️ 視盟|姚孟吟 計畫主持人/視盟 常務理事
▪️ 湄公河文化中心|李慧珍 計畫總籌
▪️ 新樂園藝術空間|張雅萍 執行長/台灣藝文空間連線 理事
▪️ 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徐詩雨 理事
▪️ 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曾福全 秘書長
▪️ 襲園美術館|林郁晉 策展人/視盟 理事
▪️ 楊宣勤 前文建會第三處處長

論壇全紀錄影片|連結
十分鐘精華影片|連結

2024 藝術永續行動研究國際論壇

核心提問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將永續概念融入專業生涯發展?

精彩亮點 ▌視盟暨臺師大美術系齊聚國內外企業界、藝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的永續行動者,從在地情境與國際社會對話,思考與社會各環節乃至全球共同面對氣候緊急議題並發展出人文驅動的解決方案。論壇深入並延展視覺藝術圈對於環境永續思維與行動的多元討論,以建置並推廣藝術永續實踐的知識性平台。

上午場 09:00- 12:00 

主題 臺灣視覺藝術永續的全球思維與行動策略

邀請深耕環境議題的臺灣企業親臨現場,分享全球氣候行動、環境政策與國際支持,從人本角度思考企業永續,引領對藝術永續資訊揭露價值的思辨。

與會陣容 

  • 主持人:蘇瑤華/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 林秀玲女士/歐萊德董事長特助
  • 張凱傑經理/友達光電數位藝術專案室
  • 鄭家鐘董事長/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視盟X臺師大藝術永續行動實驗室 

▌下午場 ▌14:00- 16:00

▌主題 ▌協力國際經驗・邁向永續創意的藝術新時代

邀請國際上致力於推動綠色藝術活動及永續創作媒材的藝術組織工作者、研究人員及藝術家分享在藝術媒材、創作流程各環節推廣實踐藝術永續的心得見解,激發臺灣藝術圈的創意作為。

▌與會陣容 ▌

  • 主持人:吳瑪悧/高雄師範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名譽教授
  • Yasmine Ostendorf-Rodríguez/ Director of Green Art Lab Alliance-綠色藝術實驗聯盟(GALA)執行長
  • Giulia Bellinetti/ Runner of the Nature Research Department, Jan van Eyck Académie-英國多媒體藝術家暨Artology創辦人
  • Aphra Shemza/Multimedia artist and Founder of Artology-荷蘭揚凡艾克學院未來材料銀行主持人 
  • Dorieke Schreurs/ Future Materials Research Fellow of Jan van Eyck Académi-荷蘭揚凡艾克學院未來材料銀行研究員 

* 國外講者影片配有中文字幕;綜合討論時現場安排有逐步口譯人員。

日期時間 2024年11月28(四)09:00-16:00
論壇地點 ▌師大美術館7樓多功能演講廳(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報名資訊 ▌論壇採線上報名,請至 Accupass報名頁面索取票券,即可免費入場。
交通資訊 

  • 捷運古亭站4號出口步行12分鐘
  • 捷運台電大樓站3號出口步行12分鐘
  • 捷運東門站5號出口步行10分鐘
  • 公車師大綜合大樓站18、235、237、278、295、568、663、672、907、949、和平幹線、復興幹線

主辦單位 

執行單位 

補助單位 

潛伏的電波

悍圖競技台灣・日本當代藝術交流展

HIDDEN ELECTROMAGNETIC WAVES

HANTOO Athletics : Taiwan-Japan Contemporary Art Exchange Exhibition
 

 

/ 90後日本藝術家用數位語彙訴說世代故事,聚焦當代社會人際連結轉變 /

 

2024 年即將進入倒數,以往固定於福利社擔當展覽壓軸的悍圖社,今年改以台灣與日本交流的形式,以藝術作爲溝通語言,在日本福岡市的重要藝術基地 Artist Cafe Fukuoka 與台灣台北的福利社交互異地呈現。今年六月,由悍圖社主辦與策展人黃德馨策劃的《悍圖競技:台灣 · 日本當代藝術交流展計畫》已於日本福岡順利展出,於今將迎來計畫的第二站——福利社將於2024 11 9 日至 12 7 日展出由兩位 1990 年後出生的福岡青年藝術家:張綺君(Sonia Cheung)與名もなき實昌(無名的實昌)所帶來之雙個展,進行跨國聯合展出。

 

此次展覽主題為《潛伏的電波》,隨著網路使用的便捷,我們正被24小時不停歇的資訊所包圍,也改變了人們的社交、生活與訊息接收的模式,在這樣資訊爆炸年代出生的兩位藝術家:張綺君(Sonia Cheung)、名もなき實昌也深受影響,創作表現當代社會中人們在數位信息、性別、角色的流變、有形與無形的移動感知之間的融合,探討我們對自我認知的轉變以及對信息傳遞的依賴模式,如何形塑了當代生活。

藝術家張綺君,出生於香港,現定居於福岡,她透過影像捕捉不同城市中的人、事、物與空間之間的細微聯繫,觀察它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出相似的慣性關係,將跨越兩地的移動與遷徙經驗,融入影像裝置的創作名もなき實昌(無名的實昌)出生於福岡,並以福岡作為創作的主要據點。他的創作運用大量的網路流行圖片、二次元動畫元素,且在不同的社群平台上創建多個帳號,以塑造出不同的網路分身,發表半抽象風格的繪畫與影像、裝置作品。本次以「名もなき實昌(無名的實昌)」這個潛伏於互聯網角色參與展覽,試圖以行為的方式顯化網路建構出的新文明,討論對數位身份、虛擬存在與現實之間微妙關係。

 

本展開幕時間為 11 9 日下午 4:00,除了由策展人黃德馨導覽本展精彩內容,亦將於當日稍晚 5:30 舉辦本展座談會《福岡:建立藝術的新城市》,邀請日本福岡市經濟觀光文化(FaN)代表梶原慶子和 Artist Cafe Fukuoka 的矢野裕子共同與談,參展藝術家一同分享當今福岡市政府推動藝術城市計畫與國際交流的願景。敬邀對於日本藝術文化、當代藝術與城市共創有興趣的觀眾積極參加,共襄盛舉這場難得的一期一會。

 

| 展覽資訊 |

 

展覽名稱 Title| 潛伏的電波 Hidden Electromagnetic Waves

藝術家 Artist|張綺君 Sonia Cheung、名もなき實昌

展期 Dates2024/11/09(六)– 2024/12/07(六)

展覽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週二至週六 11:00 – 19:00,免費參觀

地點 Venue|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B1)

 

開幕茶會 Reception2024/11/09(六)16:00

開幕導覽 Exhibition Tour2024/11/09(六)16:30

展覽座談 Discussion2024/11/09(六)17:30-18:30 《福岡:建立藝術的新城市》

與談人 Panelist|梶原慶子(福岡市經濟觀光文化局(FaN))、矢野裕子Artist Cafe Fukuoka

 

指導贊助單位| 文化部(臺灣文化黑潮計畫)、國藝會、春之文化基金會

主辦單位|悍圖社

合辦單位|福岡市經濟觀光文化局(FaN)、 Artist Cafe Fukuoka

協辦單位|福利社、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 無限視界 Vision Impossible 》視盟推薦展
 
推薦人|
何孟娟 Isa HO、郭奕臣 KUO I-Chen、李明學 LEE Ming-Hsueh、邱杰森 CHIU Chie-Sen、張暉明 CHANG Huei-Ming、周逸傑 CHOU I-Chieh、王鼎曄 WANG Ding-Ye、林郁晉 LIN Yu-Jin
 
藝術家|
王量 Nino WANG、段沐 TUAN Mu、李宗佾 Li Zhong-Yi、林宜葇 LIN Yi-Jou、林瑜亮 LIN Yu-Liang、劉文豪 LIU Wan-Hao、張璧蘭 CHANG Bi-Lan、陳寬睿 CHEN Kuang-Jui、梁凱棋 LEUNG Hoi-Ki、黃敬中 HUANG Jing-Jhong、黃俊燁 HUANG Jun-Ye、黃冠傑 HUANG Guan-Jie(依姓氏筆畫排列)
 
隨著一年一度台北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即將盛大開幕,今年更起步首屆台北藝術週 Taipei Art Week,開啟藝文場館、公共藝術與藝術空間的跨域連結,延伸博覽會由內至外遍地開花的台北藝術地圖。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為響應本次的藝術盛會,由理事長何孟娟發起,攜手理、監事郭奕臣、李明學、邱杰森、張暉明、周逸傑、王鼎曄及林郁晉等人,推薦具備潛力的藝術家新星:王量、段沐、李宗佾、林宜葇、林瑜亮、劉文豪、張璧蘭、陳寬睿、梁凱棋、黃敬中、黃俊燁、黃冠傑等 12 位(姓氏筆畫排列),於 2024 年 10 月 8 日至 10 月 31 日在福利社展出《無限視界 Vision Impossible》,以不同的藝術視角開展視野,在首屆的台北藝術週中尋求與觀眾對話的可能性。
 
除了推出當期展覽,亦將舉辦跨夜24小時不間斷的期間限定活動《今天我是藝術狂:青年圓桌》(Today, I’m Crazy About Art!: Young Roundtable) 預計在 10 月 25 日星期五上午 11:00 開跑,一路不熄燈至隔日星期六 10 月 26 日上午 11:00 。在此時間內,福利社空間將維持開放狀態,歡迎年輕藝術家自由參加不同議題的討論,在不受時間限制的環境中彼此認識、碰撞靈感並創造合作的可能性。此外,當日19:00 將同場舉辦本次展覽的藝術家導覽交流,讓觀眾更加深入瞭解展出的作品與過往創作脈絡。
 
在十月份的藝文氛圍之中,視盟不斷透過推拔新興潛力藝術家,一展創作能量的機會,並營造一處仿若藝術培養皿的圓桌會議空間,延續去年視覺藝術永續發展的行動策略—圓桌會議的成果,打造一個屬於青年藝術家的創意溫室,讓思想、靈感和熱情徹夜發酵,並藉由本次精心策劃的展覽與活動,響應台北藝博會及台北藝術週共有的推廣理念,延續視覺藝術的蓬勃能量。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無限視界 Vision Impossible——視盟推薦展
藝術家|王量、段沐、李宗佾、林宜葇、林瑜亮、劉文豪、張璧蘭、陳寬睿、梁凱棋、黃敬中、黃俊燁、黃冠傑(依姓氏筆畫排列)
展期|2024/10/08(二)- 2024/10/31(四)
展覽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11:00 – 19:00,免費參觀
地點|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開幕茶會|2024/10/25(五)19:00 (晚上七點!)
✦《今天我是藝術狂:青年圓桌》Today, I’m Crazy About Art!: Young Roundtable
✧✧24hr 跨夜不間斷不熄燈,與開幕茶會同日舉辦✧✧
時間|2024/10/25(五)11:00 – 10/26(六)11:00
地點|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主辦單位|福利社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春之文化基金會
視覺設計|陳彥如、魏妏如 
 
春之講堂:「合力之力-藝術組織的行動策略」論壇
適逢視覺藝術聯盟迎接25週年之際,推出春之講堂:「合力之力-藝術組織的行動策略」論壇,藉由梳理世界各地非營利視覺藝術組織的發展脈絡,審視台灣視覺藝術組織的定位,並在後疫情時代重新建立國際組織間合作發展的契機,提升整體藝術生態發展。

「合力之力—藝術組織的行動策略」為五年計畫,第一階段將專注於亞洲地區的內部交流,隨後將擴展連結至歐洲、北美等地的非營利藝術組織,透過實體的交流,探討以下議題:
     (1) 在不同環境、文化背景下的發展歷程和運作經驗

     (2) 藝術組織的公共目標與價值
     (3) 從各國經驗中,找出共通的連結與合作發展的機會

在今年度第一屆的論壇中,將邀請印尼 切曼提—藝術社會中心(Cemeti – Institute for Art and Society)營運經理 Tiara Afriani 、韓國 環形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 LOOP)執行長 Ji Yoon Yang 來台,與台灣的藝術組織進行經驗分享與對話。論壇將分為對外的公眾論壇和內部的閉門會議,分二天進行,皆備有英文翻譯。

在公眾論壇中,印尼切曼提—藝術社會中心、韓國環形替代空間 以及台灣視覺藝術聯盟這三個皆有25年以上資歷的組織,將從「建構、成長、創新」這三個階段來分享他們的發展經歷,探討藝術組織在每個階段延續的關鍵及挑戰,以及他們因應未來的發展策略。

會中也特別邀請近年對亞洲藝術組織深入交流的烏克蘭畫廊協會(Ukrainian Gallerists Association)理事長 Marta Trotsiuk 擔任觀察員,回應她在論壇中的觀察與收穫。

議程 

時間

活動流程

主持人/講者

09:00-09:30

與會者報到

 

09:30-09:50

計畫簡介

貴賓、講者介紹

主持人:何孟娟 (視盟理事長)

09:50-10:50

協作基石:印尼篇

Q&A

講者:Tiara Afriani (Cemeti 營運經理)

10:50-11:00

茶  敘

 

11:00-12:00

協作基石:韓國篇

Q&A

講者:Ji Yoon Yang (LOOP 執行長)

12:00-13:30

午  餐

 

13:30-14:00

協作基石:台灣篇

Q&A

講者:何孟娟 (視盟理事長)

14:00-14:20

觀察報告

講者:Marta Trotsiuk (Ukrainian Gallerists Association理事長)

14:20-14:30

茶  敘

 

14:30-16:00

圓桌論壇:

主題1:焦慮與挑戰

主題2:合力共進

主持人:姚孟吟 (計畫主持人)

與談人:

  • Ji Yoon Yang (LOOP 執行長)
  • Tiara Afriani (Cemeti 營運經理)
  • 何孟娟 (視盟理事長)
  • Marta Trotsiuk (Ukrainian Gallerists Association理事長)

主辦單位簡介 

#春之文化基金會

春之文化基金會自1999年成立以來,致力於促進台灣現當代藝術的發展,積極回應社會需求,並以在地資源連結與國際對話為宗旨,拓展國內藝術與文化的視野。基金會長期支持並推動藝術創作、展覽、講座、研究與教育等活動,成為台灣藝術推廣的重要力量。

「春之講堂」是基金會持續推動當代藝術交流的平台之一,源於由春之文化基金會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開辦的 #春之當代夜 。「春之講堂」重視當代藝術知識的普及與推廣,透過一系列講座,探討多元且豐富的議題,涵蓋藝術評論、藝術創作、策展實踐、藝術史、博物館發展以及建築與城市研究等。透過知識的分享,促進藝術生態的再生產,推動社會各界對當代藝術的關注與理解。

2024年,春之文化基金會攜手台灣視覺藝術聯盟(視盟),共同舉辦「合力之力:藝術組織的行動策略論壇」,聚焦藝術組織的互動與合作,為藝術社群創造更深層的交流機會。

#視盟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又稱「視覺藝術聯盟」,簡稱「視盟」。自 1999 年成立至今,以服務藝術社群為主要宗旨。

多年來,視盟致力於開發並整合視覺藝術環境現有資源,監督政府文化政策,支持或規劃相關視覺藝術與創新計畫,為個人、團體和機構提供專業諮詢,組織或貢獻各種專業。透過規劃展覽、講座活動,並推動國際交流計畫,進行社區及藝術教育,與建置資料庫等多項內容,促進藝術的參與和教育,鼓勵擴展藝術交流與對話。

作為台灣歷史悠久的非營利視覺藝術組織之一,視盟積極探索與國際各地視覺藝術組織的交流機會。逐步建構台灣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的獨特語彙,以持續拓展台灣在全球藝術生態的影響力。視盟期望藉由對各地藝術組織經營模式的研究,創造未來合作的契機,並將國際資源與國內社群共享。

與談單位簡介 

切曼提—藝術社會中心 1988 年在印尼文化大城日惹成立,至今已超過 30 年,是印尼歷史最悠久的藝術組織,致力於參與藝術的社會實踐,並持續探索藝術空間作為公民行動重要場所的可能性;與視盟相同成立於 1999 年的環形替代空間則是韓國「替代空間」的先驅,現轉型為非營利組織,不斷為韓國藝術家提供支持,並積極推動國際藝術交流。兩者近年來皆透過藝術計畫與社會、民眾對話,試圖發揮組織的社會影響力。

日期時間 

2024/11/9 (六) 9:30-16:00(9:00開始入場)

論壇地點 

華山小客廳(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四館2樓)

報名資訊 

論壇採線上報名,請至 Accupass報名頁面索取票券,即可免費入場。

注意事項 

✦本次論壇提供同步口譯設備,讓與會者可以不受語言限制,進行即時的交流與提問,擬借用者請攜帶身份證明證件(ex: 身份證、健保卡、護照等)免費租借設備,並於離場時歸還。

✦主辦單位保留隨時調整或終止本活動的權利,最新資訊請以視盟官網公告為準,恕不另行通知。

主辦單位 

與談單位 

贊助單位 

藝術生態大解析:趨勢、創新、體制與市場

在全球化競爭與AI全面應用的數位時代,藝術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契機與挑戰。本論壇將以「藝術生態大解析:趨勢、創新、體制與市場」為題,從藝術創作端、藝術體制與機構、藝術市場與媒體的全方位角度,觀察分析藝術生態在工業革命4.0時代的最新趨勢與變革,探討如何持續創新及永續發展,並尋求領域之間的合作與共榮策略,最終認知藝術界未來所需人才之技能與培訓。

📆時間:2024/11/05(二)14:00-16:00

🗺️地點:華山小客廳(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四館2樓)

🤵‍♂️主持人:

何孟娟-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
陳宏星-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助理教授

👩‍🎨與談人:

王俊傑-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李應平-台灣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張凱迪-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副理事長
簡秀枝-典藏藝術雜誌社長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

🔸論壇主軸將聚焦三大主題🔸

  • 藝術界裡的各生態系(創作者、美術館、市場、基金會與媒體)所觀察到的大趨勢,以及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 生態系之間是否有更為緊密合作的可能,以強化台灣之藝術生態?
  • 在機會與挑戰中,各生態系所需的人才須具備何種專業技能與人格特質?

🔸報名須知🔸

  (1)本活動僅開放線上報名,名額有限,歡迎儘速報名。
  (2)敬請留意報名信箱,將於行前寄送相關資訊。
  (3)活動當日敬請於13:40-14:00完成報到手續,以利論壇準時進行。
  (4)活動期間將紀錄影音與照片,並於網路社群、文宣等相關媒體宣傳使用。

現身說法 1胡朝聖,以策展平台推動互利共好的永續藝術

訪談・撰文:蘇瑤華、林祈昱、林姿儀
2024年9月24日

循序內化永續思維,利己又利他的雙贏策略

身為藝術空間及策展公司的管理階層,胡朝聖執行長坦言,節能減碳行動最初源自於經濟效益的考量,從展覽檔次安排、展品運輸時集中配送管理、循環使用佈展品等;經過多年實施及反覆討論,才逐漸在內部團隊形成自發性的永續思維,並落實於更廣泛的策展實務。

從最簡單的節能行動說起,胡執行長引領双方團隊有效安排各場展覽舉辦時間,盡量集中在相鄰時段,盡量避免空調在無人使用空間時運轉,也為藝廊節省電費開支。為極大化物流配送的經濟效益,胡執行長請團隊統合收藏家的需求,盡量累積至一定數量後集中在1至2天內運送,也能減少展品運輸過程產生的碳排放量。

而為數不少的閒置展覽佈品,例如陳列藝術品的木座台,團隊為此尋找倉庫存放,額外增加空間的控溫控濕等電費支出與能源碳排;胡執行長與團隊討論後,翻轉每年固定編列木座台預算的營運慣性:「大概從八年前吧!我們改為事先詢問藝術家是否有木座需求再訂製,如果這一檔展出有木座,也會盡量安排下一檔也需要木座的藝術家,可以接續使用」。

 

推行至今,胡執行長向我們表示,策展團隊現在會主動發想對環境永續的具體行動,像是以數位方式減少紙張用量:「我們在入口處放置QR code讓參觀者加line成為會員,透過網路宣達展覽資訊及藝術品資訊,也在藝廊官網上傳藝術家畫冊PDF檔。」可見藝術永續的創意思維,已落實在組織內部文化的方方面面。

策展人、創作者和資助者,三方共建藝術永續生態系

胡執行長認為,除了自發性的內在動機之外,參展藝術家、合作夥伴及贊助企業的共同發心,是得以成就双方策展團隊永續果實的關鍵助力。 訪談當日的展間一隅,一座木棧板箱吸引眾人目光,那是薩燦然老師作品的展示台,也是裝載薩老師藝術品的運輸箱。胡執行長表示之前參觀倫敦的展覽時,看到有項作品直接陳列在運送用木棧板箱上面展出;當這次團隊發現已經連續兩檔次都使用了木座,於是詢問薩老師能否接受直接使用這個運輸箱當成展示台。「薩老師相當認同我們的理念,幫我們製作了這個木棧板箱,且自願吸收製作費用;木棧板箱和作品是一體的,我們這個展出結束後會一起歸還薩老師或送到下一個展覽處、收藏家」。
S__13836292
( 解說:薩燦然老師作品暨木棧板箱)

另一股推動力量來自藝術活動資助方,尤其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國內藝文發展,配合政府推動永續金融及淨零碳排,必須了解所資助的藝文機構有採取哪些節能減碳的行動。一家長期往來的銀行之前曾向團隊進行宣導,日後將對所有受資助方進行ESG評鑑,且評鑑分數會影響日後是否繼續合作。胡執行長表示:「這家銀行相當肯定我們團隊做了這麼多節能減碳行動,不過因為藝廊營運的特殊性,如展品陳列用木座、因應展覽需要的印刷品等,銀行客戶建議我們可以贊助「社會創新平台」(SI.Taiwan)上面的良善新創企業,提高ESG評鑑分數」。

根據近年策展經驗,胡執行長觀察到國內藝術家大多認同永續價值,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做,而策展人可從「喚醒自覺」層面去和藝術家溝通,增進藝術家對永續的認知,促進正循環的藝術永續生態系。

當代生活習作_崔廣宇回憶錄式的創作研習

給曾經有著藝術夢或者正要開始做夢的人。崔廣宇決定自我揭露在福利社釋出福利,為期一年的完整課程,首發試辦第一季,趕快把握可能就這麼一次的機會,歡迎轉發共襄盛舉。

本課程依附在藝術家創作脈絡的時間序之下進行,窺探藝術家未曾公開透露的創作背景來回應當下藝術與社會發生關係的狀態。課程的另一部分是如何用錄影紀錄的實踐對生活進行提案,針對學員的個別狀況進行討論與操作演練。最後階段著重在以藝術的「方法」建立生活與社會實踐的實際操作。

第一季課程之一 2024.11.03-2024.11.24
1993-1995 繪畫與裝置VS藝術的工具還是社會工具?
1995 崔尼斯和伊通VS台灣式的國際肯定卻依然自卑
1995-1997 跳耀X惡搞VS當下台灣藝術的實驗性
學員時間,談影像紀錄的操練。

第一季課程之二 2024.12.01-2024.12.22
1995-1997 當初的那一群先驅者VS這些人如今在哪裡
1999-2001 當實驗變成藝術之後VS意念投射還是功成名就
1995-2004 番外篇:從傳統攝影來的行動藝術VS 跨域啟發?
學員時間,談影像紀錄的操練。

第一季課程之三 2024.12.29-2025.01.19
1999-2003 番外篇:打群架的兄弟姐妹VS藝術團體
1999-2003 番外篇:打群架的兄弟姐妹VS藝術團體
2001-2003 高潮後的畫廊打工VS台灣藝術教育與職場
學員時間,談影像紀錄的操練。

第二季課程之一(尚未招生)
2002-2003 國際接軌的開端VS 跨國際人拉人的重要性
2003 台新獎什麼VS怎麼二十年後還是台新獎
2004 第一個雙年展與體制省思VS令人哀嘆的華山(文創園區) 

學員時間,談影像紀錄的操練。

第一季課程報名資訊

時間|2024/11/03 – 2025/01/19,為期三個月,每週日下午兩點至四點。
上課地點|福利社(104035 臺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招生對象|不限藝術學校畢業有創作經驗者,額滿為止。
課程費用|18,000元/人,共12堂(視盟會員享8折優惠)

注意事項|
*請先填寫本報名表,後續將有專人與您聯繫課程費用匯款事宜。
*開課後未到者(包含單堂請假)恕無法退費。
*10/26前告知因特殊狀況而無法上課者,得全額退費。
*課程時間若有變動,將另行通知。

聯絡人|崔廣宇
聯絡信箱|kytsui@gmail.com

,當今的數位時代?殘缺的敘事仍持續地發生:虛擬逐漸將身體感自肉體剝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當今的數位時代?殘缺的敘事仍持續地發生:
;虛擬逐漸將身體感自肉體剝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 斷臂 The Severed Arm

藝術家|陳琛  個展

 
好不容易度過了溽暑,迎接白露之際,福利社也走入今年度第五檔展覽——藝術家陳琛個展《斷臂》,展出時間為 8 月 24 日到 9 月 21 日。本次展覽的創作主題聚焦在新舊數位媒介帶來的體感差異,藝術家以武俠電影作為過去身體影像的建構範本,透過錄像、不同的數位媒介及媒材,試圖喚回我們在虛擬網路中被迫遺失的身體感。
 
1960 年代,於香港、日本與韓國開始流行一種武俠片類型,其將身體殘疾作為敘事的轉折或角色的塑造,透過「不完整」的英雄形象使觀眾能有更多的投射與帶入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為張徹導演的《獨臂刀》(1967)。彼時為了營造血脈「噴」張的武打情節,在影像運鏡、人物走位及場面調度下足功夫,觀眾無不感受到動態張力,孩子們爭相模仿劇中的動作橋段,正反映著體感扎實的接收經驗。然而於當今的數位時代,殘缺的敘事雖持續地發生在不同的影像、介面與操作技術之中,卻不同以往地轉變為剝奪狀態——不論我們身在何處,幾乎都處在一個固定大小的螢幕前方:通勤中我們看著手機,工作時我們看著電腦,回家躺平我們看的還是手機或電腦——視覺總會被方框內的影像所定身或分神,廣袤無邊的虛擬世界逐漸將我們的身體感從肉體剝離,動動手指、擺擺眼球,身體彷彿不與我們共存在,甚至短暫地被我們遺忘。
 
藝術家陳琛從此觀察出發,以位元素材的撿拾者身份,從過去身體影像的建構範本擷取影像進行解構與重建,重新製作屬於當下的武俠電影。與此次展覽同名的全新作品《斷臂》將以「桌面電影」(Desktop Film)的形式構成,以螢幕錄影程式替代鏡頭、游標取代演員,電腦桌面成為新的敘事場域;與過去的武俠電影相異,我們不再聚焦於殘缺主角,而是消失在鏡頭前的斷臂。
 
本次展覽福利社將被打造為深幽的暗室,觀眾將跟隨被砍下的斷臂走在虛擬/不可見的敘事軸上。作為視覺出口的螢幕/觀景窗會在各個角落等待觀眾切身走進,並透過不同的數位媒材與形式,我們既是重新回望又是交錯在新與舊的虛擬世界中,藉著螢幕照射出來的白光步步走往最深處,一探面對當代體感剝離的生存之道。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斷臂 The Severed Arm
藝術家|陳琛 Chen Chen
展期|2024/08/24(六)- 2024/09/21(六)
展覽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11:00 – 19:00,免費參觀
地點|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 活動資訊
開幕茶會|2024/08/24(六)15:00
展覽座談|2024/09/07(六)14:00
與談人|孫松榮 SING Song-Yong
主辦單位|福利社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春之文化基金會
視覺設計|陳彥如、魏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