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策展與藝文組織研究:一個培力提案的可能性

臺灣策展與藝文組織研究:一個培力提案的可能性

在臺灣視覺藝術脈絡下的民間組織、微型機構,將它們放置在整體生態中具思辨性的參照位置,去了解它們所在的地方之於其生產的意義外,調查它們在藝文機制下自我組織與所實踐之貢獻的重要性。同時它們對應於整個生態所衍生的營運模式與培力方法,也凸顯了在學院 內與現有制度的不足之處。重新思考本案研究員2019年合作的「年輕藝術家的實質需求」討論會。

此研究案的構想源自兩位研究員曾於2019年合作的活動:「年輕藝術家的實質需求」討論會,當時南、北共三場討論會共聚集了一百五十多位的年輕藝文工作者、學生,討論會的參與者以進入「藝術圈」為主軸,開啟了同一世代對於當下藝文環境的描述,藉由臺灣近二十年藝文生態光譜下,那些實踐方式與多數他者有所區別的對象,透過與研究對象的訪談和共事,梳理這些案例。

一個「培力提案」的可能性:複製的方法
1.

年表製作的三階段本研究研究員先挑選近二十年台灣視覺藝術,在「培力制度、策展培力與專案、空間教育」 與「公部門、藝術空間、藝術團體」下的特定事件建構成年表。邀請藝術工作者作為研究合作對象,經過與研究對象的私下訪談後,研究員重新梳理各種公私制度下的時間互動,交織成一訪談後的階段年表。最後再經由公開討論會所產生的提案,再進一步延伸創造出未來的年表。

2.

研究對象之檔案建立從當代多重的連結與帶動下來思考,當今社會是以多個方法的參照與不同系統的堆疊來構成的,他著實經由複製了各領域的方法成為一個實踐途徑。「複製」為關鍵字的企圖中,以社會(非單台灣)的機制作為複製的基底,可能是募款與行銷方法、面對公眾的方法、合作的 模式、培養人才的方式,甚至是各國在社會的福利政策,他如何作為一個方法,複製至台灣的視覺藝術環境中,現今雖是視覺藝術較少參照的方法,但是是在社會中的跨領域想像。藉由挑選出的研究對象,透過與研究對象的訪談、討論,記錄、整理這些案例的話語與思想, 以及他們異於同時期多數藝文工作者的實踐方式,建立成檔案便於未來展覽或進一步研究使用,並且在公開討論會前先行公開,作為討論會的依據。

3.

公開討論會生產現實之外的提案本研究最後一階段,將以公開座談作為進行方式,「提案」為發表形式。藉由研究對象訪談整理成的案例檔案,通過案例其專業領域的經歷(策展人制度、組織營運方法、文化行動)來思考現實的困境,公開舉辦座談活動,邀請訪談對象擔任討論參與者之一,與其他參加的對象,以不考慮執行可能性的方式思考,提出一個想像的實踐路徑,透過共同研擬多個「無限制」的方法提案,提出具未來性的提案,最後建立成一個個提案檔案便於未來展覽或出版使用。

從臺北雙年展以來,Curator一詞開啟了我們對於策展的各種想像與實踐,過去從各種培力藝術家的計劃開始,到現在有許多策展相關的座談、文章、書籍、培力徵件與課程的出現,不斷地對Curator/策展進行各種定義。策展議題在台灣已經20多年了,策展似乎有了某種想像的框架,這種想像讓我們都可以化身策展人的姿態,進行各種策動或展覽計畫,看似風光卻又稍微更加「世故」。

 

但好像也不只能這樣?

 

於是,有了「一個策展培力提案」的想法,希望透過「討論會」的形式來發動這個議題,提出對於當今「培力/策展培力」的提問。我們是否能在機構化的現今重談什麼是獨立策展人?策展人與藝術家的關係為何?培力模式在台灣的方法?你的策展所關注的議題?除了邀請剛起步的你與一直在做策展的你來外,也歡迎不同領域的策畫者來共同討論,讓我們將現實拋之腦後,分享你在不同階段的需求中,天馬行空的想像計畫,談論一個無稽之談的想法,提出對於「培力」的另一條實踐路徑!

在這個計劃中,我們專訪了六組策展培力計畫的策動與執行者,開啟了兩場座談、將書寫四篇文章,並邀請大家在這四場討論會中,一起擬定一個個的行動計劃。

文/王瑀 、 林裕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