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盟公告】視盟呼籲文化部增進紓困 4.0 承辦窗口政策理解度 改善核件效益、落實紓困照顧
台灣自疫情爆發以來,5 月開始全島處於三級警戒近二個月,對藝文產業從業者的工作與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視盟為了解藝文產業從業者的需求,針對文化部 6 月 4 日展開「藝文 4.0 紓困使用者滿意度調查」,其中 57% 藝文工作者認為本政策「有待加強」,68.4% 認為藝文紓困 4.0 未落實對於「各領域、各類型藝文工作者」之通盤性政策照顧。細究主因發現各承辦窗口對政策內涵定義理解不一,致使許多藝文工作者即使提出證明卻遭遇退件,兩方之間存在溝通落差。為減少紓困孤兒現象,視盟建議以下兩點改善:
1. 文化部應確保各類別窗口對政策內容具備全盤性、統一性的理解根據文化部所頒布之「藝文紓困 4.0 補助 – 自然人從事各類型藝文產業事業參考說明」,以「視覺藝術」類為例,除了從事藝術創作者,藝術行政、繪畫 / 攝影等各類獨立藝術教師等非創作類從業人員,也包含在審核對象中。唯問卷調查發現許多第一線承辦窗口對政策了解不一,而產生片面解釋,回覆如「視覺藝術必須具備『創作者』身分」,「『藝術行政』與『藝術教學』並非『展覽/演出』」,即便申請者身處視覺藝術產業,提出工作取消相關證明,卻因非創作者身份,而被駁回申請。可見承辦窗口缺乏專業、整體性對於藝術產業之組成與運作認知。
2. 審查緩慢,未能救急藝文紓困 4.0 自 6 月 7 日開放申請至今,在自然人申請即將截止之時,仍有藝文工作者尚在漫長的補件、審核的循環中。紓困補助本為救急現金,可體諒初期案件數眾多,處理不及,但相較其它部會漸漸改善審核效率,文化部各部門窗口對藝術產業特質、從業人員情形缺乏實際了解,使得後續增添行政流程耗費心力,也無法照顧藝文工作者迫切的生計需求。
視盟呼籲文化部秉持全面性與客觀性的政策實行精神,增進內部對政策的深入理解並加強審查速度,方能真正落實紓困效益,與藝文工作者共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