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 視盟推出「藝教於樂」計畫

藝教於樂專案為2003年起國家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與雄獅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合作之獎勵計畫,台灣視覺藝術協會(以下簡稱視盟)於2006年到2008年連續獲得補助並舉辦數位藝術教育推廣活動。

視盟時任理事長朱惠芬在說起整個舉辦過程時先提及,雖然國際上已經在推行數位藝術,但當時大眾還沒有太多涉入,在這樣的背景下,前任理事長黃位政首年的藝教於樂活動已經在台北獲得不錯的口碑,而因為自己對數位藝術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熟悉,加上接任下任理事長時在理監事會議中有討論到如果只辦一次相當可惜,因此又繼續推行兩年藝教於樂的活動,將舉辦範圍逐漸向南推。

2006年視盟首次的藝教於樂計畫名為「藝起動動手―互動藝術的神奇魔力」,從當時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開始研究,期望藉由計畫的提出增強藝術教育或提出多元觀點,讓藝術相關師資得以藉由此藝術實驗計畫發展課程特色,同時也因為研究過程發現中小學的數位藝術課程較為缺乏,因此最終將教學定位於互動藝術。[1]

此次計畫實施於北部的福星國小、懷生國小、自強國小,運用校園每週的課後社團活動時間,授課採混齡教學,不侷限於單一班級,由具興趣的學生報名參與,規劃基礎與實作並行的互動藝術課程,邀請數位藝術相關人士擔任計畫教師,如駱麗真、李家祥、黃位政、陳彥任、張耘之等人,透過各自的專業長才教授課程,內容涵蓋錄像、互動科技、聲音等跨領域藝術,藉此提升學生對數位藝術的理解認知,並於學期結束時在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舉辦「任藝門」成果展覽,集合三所小學共九組團隊的互動藝術作品,具體呈現教案成果。此外,於校內教學與成果展覽期間舉辦教師研習座談會,讓老師透過與藝術家面對面討論,交換藝術教育經驗與想法,而在計畫最後也對師長與學員分別執行問卷調查分析,追蹤計畫成果。[2]

到了2007年的計畫名為「藝術後花園―數位藝術的花花世界」,由時任副理事長駱麗真擔任計畫主持人,將參與合作學校南移至中部的大同國小、順天國小、泰和國小,有了前一年得到的經驗與回饋,該年再次以數位藝術為重點,以達到持續觀察與比較修正的效益,而師資的部分除了駱麗真、李家祥、張耘之、黃位政老師再次參與,也邀請陳冠君、朱惠芬、張耘之、胡朝聖、何佩琪老師加入合作。此次計畫的成果展覽「奇藝果」舉辦於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方舟,展現學習成果之餘,也在教學過程中以此目的凝聚學員重心,同時於計畫過程執行教師研習與座談促進交流。

而在2008年的計畫名為「大家來遊藝―藝術跨界的奇幻樂園」,由朱惠芬擔任計畫主持人,協同李家祥、許淑貞、曾玉冰、葉子啟、周文麗老師等擔任計畫教師,將地點南移至高雄陽明國小、鳳山國中與台南啟智學校,在學期結束時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藝世界」成果展覽。特別的是,因協同主持人許淑貞老師的加入促成了該年與台南啟智學校的合作,將專案效益延伸至特殊教育學校,同時提出「濱海藝術綠苗」藝術教育計畫,配合需求調整課程內容與形式,例如透過密集上課與固定教學藝術家的方式,取得學生的信任感,抑或是由於藝術家對特殊教育較為不熟悉,因此也安排啟智老師與藝術家共同教學做為輔助,在學期結束也舉辦「濱海藝術綠苗」計畫展覽做為教育成果發表。

朱惠芬在訪談結尾中也感慨任內兩年藝教於樂活動的順利,「感覺上沒有碰到什麼問題,反而是在做成果展的時候大家都很興奮,因為可以把整個過程做得很好,又看得到學生的作品發表,有一點點成就感的感覺,那小朋友看到作品在美術館展覽他們也覺得很棒,對他們來講是非常難得的經驗,老師們或是家長一定都很高興的,所以現在想起來感覺還不錯。」


[1] 《藝起動動手—互動藝術的神奇魔力》,視覺藝術協會,2010,台北。頁2。

[2] 同註1,頁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