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80 年代至今,台灣整體的藝文環境已經有了不小的改變,在這個畫廊與美術館林立、各式官方補助仍雨露均霑、新空間也持續冒出,而畫廊系統與替代空間之界線逐漸模糊的當下,當年標榜獨立與實驗性的替代空間也歷經了潮起潮落的興衰過程——我們好奇的是,這麼多年來,這些藝術空間因應時局所發展出的策略,與其所積累了的珍貴經驗與網絡連結,是否能透過若干關鍵字的爬梳,以成為我們下一個階段的工作重點。
本次由「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藝術關鍵字撰寫計畫所發起的工作坊,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伊通公園的劉慶堂先生,一方面,他將為我們從伊通公園的歷史性定位談起,進而觸及這個幾乎是台灣最老字號的當代藝術空間與時代變化的關聯,並展望著未來的方向,而本次工作坊的對談內容,也將成為本資料庫藝術關鍵字撰寫計畫的前期研究索引,歡迎有興趣者報名參加。
時間|2019.07.04(四)14:00
地點|伊通公園(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41號3樓)
出席者|劉慶堂、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團隊(簡子傑、蔡明君、劉文琪、楊傑懷、蔡秉儒)
主辦: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共同主辦:伊通公園 Art House